[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热风浓缩-闪蒸处理废水的组合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27519.3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3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顾承真;闻小明;张玲丽;张荣初;邹怡然;李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常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常荣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声振声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6 | 分类号: | C02F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孙昱 |
地址: | 211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缩 闪蒸罐 空气加热器 供水泵 收集罐 闪蒸 组合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 除雾器 热风 废水 废水缓冲罐 浓缩液出口 程序监控 风机连接 工艺控制 同一系统 液体入口 出水泵 风机 协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热风浓缩‑闪蒸处理废水的组合试验装置,包括风机、空气加热器、除雾器、供水泵、浓缩闪蒸罐、出水泵、收集罐和废水缓冲罐,风机连接空气加热器,空气加热器连接浓缩闪蒸罐,浓缩闪蒸罐连接除雾器;浓缩闪蒸罐的浓缩液出口连接收集罐;收集罐与供水泵相连;供水泵与浓缩闪蒸罐的液体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在同一系统内相互协同,实现了独立进行的浓缩与闪蒸操作,更易于工艺控制及程序监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热风浓缩-闪蒸处理废水的组合试验装置,属于废水浓缩减量化及高盐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领域的关键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发浓缩技术多采用多效蒸发或机械蒸汽再压缩两种形式。实际运行中这些工艺设备存在多种缺陷:如(1)多效蒸发的主要热源为蒸汽,处理吨水的蒸汽能耗大、工艺流程复杂、系统维护量大。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系统主要使用了蒸汽压缩机,以消耗电能为代价完成对蒸汽的再压缩以最终作为废水蒸发的热源,能耗上大大降低,但因蒸汽压缩机运转时对二次蒸汽的品质要求很高,不适合处理含腐蚀性或挥发性气体,容易造成压缩机的性能降低。(2)两种蒸发技术在传热时均采用间壁式换热元件,处理高盐、高硬度的废水时难免造成管道结垢堵塞现象,影响换热效率,甚至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
申请号为03111018.5的专利提出了以热风为载体在蒸发室内完成对废液的蒸发浓缩工艺,该方法的专利中提及到废液采用沸腾床或喷雾雾化方式推动液体与气体的接触,但当处理高盐高硬度废水时,液体喷雾口和管道弯头等处容易造成结垢和堵塞。
针对目前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要求,因脱硫废水固含量高、腐蚀性强、水质硬度大等特点,导致废水处理难度大。间壁式换热的蒸发工艺难以避免换热管道的堵塞和结垢问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较差。因此开展以热风为热动力,在罐体内完成废水的浓缩或闪蒸工艺,同时解决闪蒸或浓缩过程的管道与喷嘴的结垢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充分利用热风的热量最终实现废水的零排放同时结合高声强声波除垢技术,从而解决现有蒸发技术运行费用高、蒸发工艺中管道存在结垢和堵塞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热风浓缩-闪蒸处理废水的装置,包括风机、空气加热器、除雾器、供水泵、浓缩闪蒸罐、出水泵、收集罐和废水缓冲罐,其中风机连接空气加热器,空气加热器连接浓缩闪蒸罐,浓缩闪蒸罐的出风口连接除雾器;浓缩闪蒸罐的浓缩液出口通过出水泵连接收集罐;收集罐与供水泵相连;供水泵通过管道与浓缩闪蒸罐的液体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利用热风浓缩-闪蒸处理废水的装置,浓缩闪蒸罐包括设置在罐体顶部的第一进风口,在第一进风口下方设置有散流器;浓缩闪蒸罐内部上方设置第一气流分布器,下方设置第二气流分布器;第一气流分布器上方的罐体上设置第一出风口,第二气流分布器下方的罐体上设置第二进风口;罐体底部设置浓缩液出口;第一气流分布器和第二气流分布器之间的罐体侧面上部设置第一液体入口和第二液体入口,下部设置第二出风口。
更进一步地,浓缩闪蒸罐内部设置声波单相流雾化喷嘴和声波二相流雾化喷嘴,其中声波单相流雾化喷嘴通过管道与第一液体入口连接,声波二相流雾化喷嘴通过管道与第二液体入口连接。声波单相流雾化喷嘴为一流体喷嘴。
更进一步地,第一气流分布器和第二气流分布器为带有均匀排布的孔的气体均流板。
更进一步地,空气加热器的气体出口通过两个管路与浓缩闪蒸罐连接,其中第一管路连接第二进风口,第二管路连接第一进风口,第一管路上设置第一阀门,第二管路上设置第二阀门;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通过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连接除雾器,第三管路上设置第三阀门,第四管路上设置第四阀门;供水泵通过第五管路和第六管路分别连接第二液体入口和第一液体入口,第五管路上设置第五阀门,第六管路上设置第六阀门;供水泵通过第七管路连接收集罐,第七管道路上设置第七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常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常荣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声振声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常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常荣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声振声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27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废水资源化零排放系统
- 下一篇:一种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