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24228.9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4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吕俊成;谢贵达;邱俊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40;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李岩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体 第一壁 外露 充电连接装置 第二端子组 第二连接器 第一连接器 插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 导接 框罩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含第一绝缘体及一对第一端子,第一绝缘体具有相对的二第一壁面,第一端子分别外露出二第一壁面;第二连接器包含第二绝缘体及一对第二端子组,第二绝缘体的一侧成型有可框罩二第一壁面的插置空间,第二端子组外露在插置空间的相对侧而能够对应导接第一端子,藉此,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可不致外露,进而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充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充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充电连接装置包含插头与插座二连接器,其插接方式是在插头前端设置有外露的二导接端子,另外,插座则对应设置有可供插入导接端子的插孔;据此,将插头插接到插座后即可构成电气连接,从而导通充电时所需的电流。
然而,倘若充电作业时的电流较大,如应用在汽车或机车上的充电电池,则因大电流流经插头与插座的电气接点接触部位时,电气接点会生成高热并传导至插头与插座。长时间使用后,插头与插座容易受高温影响而发生变形,并可能造成间隙与裂痕而使导端子外露,进而形成使用安全上的隐忧。因此有必要对传统充电连接装置加以改善。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实用新型人改良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其设置可令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不致外露,进而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含第一绝缘体及设置在第一绝缘体上的一对第一端子,第一绝缘体具有相对的二第一壁面,该对第一端子分别对应外露出二第一壁面;第二连接器包含第二绝缘体及设置在第二绝缘体上的一对第二端子组,第二绝缘体的一侧成型有可框罩二第一壁面的插置空间,对第二端子组外露在插置空间的相对侧而能够对应导接该对第一端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连接装置包含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具有分别外露出第一绝缘体的二壁面的第一端子;又,第二连接器的绝缘体一侧为一缺口,并形成有可框罩第一连接器的二壁面的插置空间,并在插置空间的相对侧设置有能够对应导接对第一端子的端子组;据此,第二连接器的端子不致外露而触及使用者,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连接装置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立体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5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连接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充电连接装置
10…第一连接器
11…第一绝缘体
111…第一壁面
12…第一端子
121…第一定位部
13…第一信号端子
14…电路板
20…第二连接器
21…第二绝缘体
210…插置空间
211…容置槽
212…第二容置槽
22…第二端子组
221…导接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24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蓝牙模块的伸缩数据线
- 下一篇:一种隐藏式桌面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