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油站一次油气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22762.6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2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龙;王耀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天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04 | 分类号: | B67D7/04;B67D7/7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糜婧 |
地址: | 31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空总管 回收 总管 三通阀 连通 气相接口 油罐车 地下油罐 回收系统 一次油气 卸油 支管 加油站 油气 本实用新型 三通阀连接 高位连通 气压稳定 油气回收 低位 下端 油罐 密封 合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油站一次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多个地下油罐、与各油罐连通的回收支管、回收总管、放空总管以及三通阀,各回收支管于高位连通后合并于回收总管,回收总管以及放空总管的下端分别于低位与三通阀连接,三通阀的第三端适于与油罐车气相接口连接。卸油时,三通阀将放空总管关闭,使回收总管与油罐车气相接口连通,也即油气回收时油气无法进入放空总管,实现了油气的密封回收;卸油完成后,三通阀将与油罐车气相接口连通的一端关闭,使放空总管与回收总管连通,地下油罐可通过放空总管维持气压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油站一次油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无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站在卸油过程中,罐车和汽油油罐内的油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也给加油站区带来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加油站一次油气回收系统就是用于在卸油时回收油气。
一次油气回收系统由油罐车、卸油管、回收气管、球阀及快速接头组成,汽油油罐车内油品通过卸油管将油品卸入对应的地下油罐内,根据压力平衡原理,卸油过程中油罐内的油气通过油气回收罐回到油罐车内,从而实现卸油过程的油气回收。埋地各标号油罐的通气管首先连通然后合并至油罐车气相接口。目前具体的安装存在三种做法:
1、通气管于地面下联通合并至油罐车气相接口,一旦操作失误,可能造成油罐满溢而致使不同标号汽油窜油。
2、埋地汽油油罐高位联通,但油罐车气相接口与低标号油罐通气口低位联通,这样低标号油罐卸油时,一旦操作失误,将造成低标号油罐满溢至油罐车气相接口,造成油品溢流至卸油口地面;此外,卸油时,压力帽受一定压力运作,存在顶开可能。
3、埋地汽油油罐高位联通,但一次油气回收管道于低标号油罐人孔大法兰单独开孔,即油气需通过低标号油罐再与油罐车气相口管道连接,其缺点在于,加油站卸油操作时存在一定的压力,含水油气频繁经过低标号油罐,致使低标号油罐油品受到污染;此外,卸油时,压力帽受一定压力运作,存在顶开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油站一次油气回收系统,可防止卸油时满溢、窜油、油气跑漏等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加油站一次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多个地下油罐、与各所述地下油罐连通的回收支管、回收总管、放空总管以及三通阀,各所述回收支管于高位连通后合并于所述回收总管,所述回收总管以及所述放空总管的下端分别于低位与所述三通阀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三端适于与油罐车气相接口连接。卸油时,所述三通阀将所述放空总管关闭,使所述回收总管与油罐车气相接口连通,也即油气回收时油气无法进入所述放空总管,实现了油气的密封回收;卸油完成后,所述三通阀将与油罐车气相接口连通的一端关闭,使所述放空总管与所述回收总管连通,所述地下油罐可通过所述放空总管维持气压稳定。
进一步地,各所述回收支管在高于所述地下油罐最高液位3.5m的位置连通,这种高位连通的形式,可以有效防止卸油满溢、窜油事故。
进一步地,所述放空总管的上端设有带呼吸阀的阻火透气帽,二者可以防止油气无组织外排。
进一步地,所述加油站一次油气回收系统还包括放空支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放空支管上端的阻火透气帽,所述放空支管的下端与所述回收总管连通,所述放空支管的下端高于所述放空总管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加油站一次油气回收系统还包括膜冷液化机组,所述回收总管与所述膜冷液化机组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总管的底部设有放净阀,用于排放所述回收总管内的水气,由于所述回收总管运作时,内部由于自凝会产生部分水气,这部分水通过所述放净阀及阀门井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放空总管的底部设有放净阀,用于排放所述放空总管内的水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天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天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227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