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锅炉炉内SCR脱硝烟道结构及余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21239.1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3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薛东晓;李鹏;白周方;方永峰;解东路;张凤兵;牛讲伟;李永献;贾金岭;曹习功;范高峰;吕宁;任龙飞;高展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F23J15/06;F24H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余炎锋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硝烟道 余热锅炉 转向烟道 省煤器烟道 炉内 本实用新型 膜式水冷壁 上锅筒 下锅筒 对流蒸发管束 余热锅炉结构 布置结构 对流换热 锅炉尾部 依次连通 依次设置 影响锅炉 除灰仓 热锅炉 省煤器 侧壁 炉墙 炉体 融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锅炉技术领域。一种余热锅炉炉内SCR脱硝烟道结构及余热锅炉,包括SCR脱硝烟道、转向烟道和省煤器烟道,SCR脱硝烟道内依次设置有SCR脱硝设备和对流蒸发管束;转向烟道下部设置有除灰仓;省煤器烟道内设置有省煤器;所述SCR脱硝烟道、转向烟道和省煤器烟道依次连通设置,且所述SCR脱硝烟道和转向烟道的侧壁均通过膜式水冷壁和对应的炉墙围绕而成。其余热锅炉包括炉体、上锅筒、下锅筒和设置在所述上锅筒与下锅筒之间的膜式水冷壁,还包括如上述的余热锅炉炉内SCR脱硝烟道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结合余热锅炉结构及SCR脱硝设备的布置结构,实现二者的结构的融合,既合理利用了锅炉尾部空间,又不影响锅炉对流换热面的布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锅炉炉内SCR脱硝烟道结构及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锅炉在实现节能的同时,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锅炉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炉内脱硝等问题,传统的脱硝设备的设置造成余热锅炉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且整体空间优化不合理,导致余热锅炉的结构设计存在不足,影响余热锅炉整体的空间利用和产品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余热锅炉炉内SCR脱硝烟道结构及余热锅炉,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结合余热锅炉结构及SCR脱硝设备的布置结构,实现二者的结构的融合,既合理利用了锅炉尾部空间,又不影响锅炉对流换热面的布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余热锅炉炉内SCR脱硝烟道结构,包括:SCR脱硝烟道,所述SCR脱硝烟道内依次设置有SCR脱硝设备和对流蒸发管束;转向烟道,所述转向烟道下部设置有除灰仓;和省煤器烟道,所述省煤器烟道内设置有省煤器;其中,所述SCR脱硝烟道、转向烟道和省煤器烟道依次连通设置,且所述SCR脱硝烟道和转向烟道的侧壁均通过膜式水冷壁和对应的炉墙围绕而成。
所述膜式水冷壁的上下端分别与上锅筒和下锅筒连通。
所述省煤器烟道外侧设置有支撑架,且所述省煤器烟道与所述转向烟道之间设置有连接烟道。
所述SCR脱硝烟道、转向烟道和省煤器烟道对应平行竖向布设,所述连接烟道上设置有膨胀节。
所述省煤器烟道的侧壁为多块护板焊接而成。
所述SCR脱硝设备与所述对流蒸发管束之间设置有检修空间。
一种余热锅炉,包括炉体、上锅筒、下锅筒和设置在所述上锅筒与下锅筒之间的膜式水冷壁,还包括如上述的余热锅炉炉内SCR脱硝烟道结构;烟气经过锅炉前部对流换热后,进入所述余热锅炉炉内SCR脱硝烟道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其通过余热锅炉结构及SCR脱硝设备的结构,实现整体烟道结构布置的优化设计,不仅提高了锅炉尾部的空间利用率,而且不会对锅炉对流换热面的布置造成影响;其SCR脱硝烟道和转向烟道的结构设计,充分利用膜式水冷壁和炉墙的结构特征,连接烟道中设置膨胀节,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转向烟道和省煤器烟道上下烟气输送所导致的膨胀位移问题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过渡效果;本申请的省煤器烟道通过支撑架支撑,其由护板焊接而成,保障了其密封性能,进一步的结合整体结构的设计,实现了与余热锅炉烟道的整体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00为SCR脱硝烟道、101为SCR脱硝设备、102为对流蒸发管束、200为转向烟道、300为省煤器烟道、301为省煤器、401为炉墙、402为膜式水冷壁、403为上锅筒、404为下锅筒、405为支撑架、406为除灰仓、500为连接烟道、501为膨胀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212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型电厂锅炉
- 下一篇:一种采用烟道喷淋和热风混合的消白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