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谷物清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9559.3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2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平;赵兴华;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平 |
主分类号: | A01F12/44 | 分类号: | A01F12/44;A01D4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谷物 滚筒 本实用新型 滚筒内部 筛网 谷物清选装置 挡板作用 下落过程 重力作用 筛选 风选 农业机械技术 谷物清选 滚筒设置 滚筒运动 清选风机 杂质去除 储存箱 进料口 倾斜状 风机 风吹 鼓风 排出 去除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谷物清选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将谷物从进料口输送到滚筒中,谷物在滚筒内部的挡板作用下跟随滚筒运动,同时清选风机打开向滚筒内部鼓风,谷物在挡板作用下运动到滚筒内部上方,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在谷物下落过程中由于杂质与谷物质量不同,较轻的杂质在下落过程中被风机产生的风吹走,从滚筒右侧排出,风选后的谷物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向滚筒左侧移动,进入到筛网上,筛网对谷物进行筛选,去除较大的杂质,筛选后的谷物落入储存箱中。本实用新型中将滚筒设置成倾斜状,而滚筒左侧又设置成筛网,使得谷物在风选过后再进入筛网进行筛选,将谷物中体积较大的杂质去除,有效提高了谷物清选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谷物清选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出物中主要成分为水稻籽粒,还有不少杂质,如瘪粒、短茎秆、尘土等。杂质的存在极易使水稻发霉变质,造成粮食的损失,所以收割后的谷物脱出物必须经过清选才能进行储存。
清选装置是联合收割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用是利用被清选对象各组成部分之间物理机械性质的差异将他们分离开来,将杂质排出清选室,从而可以得到较为清洁的籽粒。清选装置影响到整机的工作性能,其清选性能中的籽粒含杂率、清选损失率是衡量联合收割机产品质量的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按照国家的行业标准JB/T5117要求:联合收割机总损失率≤1.5%,破碎率≤2%,含杂质率≤0.7%。现有的一些国产收割机,在收割水稻时,清选效果不佳,粮食损失率过大,有些在6%以上,含杂质率在4%以上。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收割机清选水平与国家标准有明显的差距,各项指标还不能达到一次清选入库的要求,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谷物的产品质量和农产品加工的作业效率。因此,研究新的谷物清选工艺和方法对丰富、完善现有的清选装置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谷物的清选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机械作业的方法把待清谷物中的短茎秆和其他杂物除去。农业中常见的谷物清选方式有:筛选、风选、风筛组合式。筛选是借助清选筛,根据谷物和杂质宽度、厚度和长度以及形状的差别分离谷物和杂质。风选是最主要的一种谷物清选方法,清选时,利用待清选谷物中各种成分在悬浮速度等空气动力学性质方面的差异,完成籽粒与茎杆、杂质等的分离清选。
2001年孙首泉提出了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装置,从振动筛处着手改进了其内部结构,他将两块筛孔孔径不一样的筛板布置在同一个振动筛上一起摆动,并且在筛子末端下方安放集料斗,可以将被分离出去的饱满谷粒回收,降低了损失率,结构上的突破也大大提升了该清选装置的清选效果。
福田雷沃重工提出一种联合收割机用清选装置,该装置由圆筒筛、双层平面筛和风机组成,圆筒振动筛布置在两平面筛的中间位置。上层筛可以使从圆筒筛中抛扔出的籽粒和短茎杆等杂物再次进行振动筛选,下层筛可以使从圆筒筛落下的籽粒和短茎杆再次进行振动筛选,有效的阻止了短茎杆等杂物直接落入籽粒搅龙中,较好的提高籽粒清洁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传统谷物清选装置内气流场压力分布不规律,导致谷物实际运动轨迹完全偏离理论运动轨迹,造成较大的清选损失和含杂率增加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谷物清选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谷物清选装置,包括清选风机和滚筒,所述的清选风机设置在滚筒左侧,清选风机与滚筒之间通过旋转轴相连接,所述的滚筒内部设置有挡板,滚筒左侧部分为筛网,滚筒底部设置有储存箱,右侧通过旋转轴与支架相连接,支架上方为进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平,未经李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9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