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挂式无线路由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17249.8 | 申请日: | 2018-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6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宏讯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771 | 分类号: | H04L12/771;H04Q1/04;H04Q1/02;H04B7/04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路由器 悬挂式 路由器本体 固定板 路由器接口 增益天线 支撑组件 支撑板 技术方案要点 网络通讯设备 本实用新型 墙壁固定 竖直设置 水平设置 侧面 路由器 悬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挂式无线路由器,属于网络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存在路由器悬挂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悬挂式无线路由器,包括路由器本体,路由器本体上设置有增益天线以及路由器接口,路由器接口所在的侧面与增益天线所在的侧面相邻,所述路由器本体下方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以及竖直设置的固定板,支撑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固定板与墙壁固定连接,达到提高无线路由器的悬挂时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络通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挂式无线路由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大,路由器作为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是人们上网的基础。目前,人们连接网络的方式多为WIFI连接,使用的路由器多为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可以看做是一个转换器,将家中接入的宽带网络信号通过天线转发给附近的无线网络设备(笔记本电脑、支持WIFI的收集、平板以及所有带WIFI功能的设备)。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421692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悬挂式无线路由器,包括路由器主体、路由器主体上设置有增益天线,路由器主体左侧面前端设置有左固定柱,右侧面前端设置有右固定柱,左固定柱上连接有左连接线,右固定柱上连接有右连接线,左连接线尾端设置有左挂环,右连接线尾端设置有右挂环,靠近增益天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吸盘,通过固定吸盘可以将路由器主体吸附在墙上,将挂环挂在墙上的挂钩上,实现对路由器本体的固定。
上述实用新型虽然能对路由器主体固定在墙上,但是固定吸盘的吸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导致固定效果不稳定甚至丧失固定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挂式无线路由器,达到提高无线路由器的悬挂时稳定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悬挂式无线路由器,包括路由器本体,路由器本体上设置有增益天线以及路由器接口,路由器接口所在的侧面与增益天线所在的侧面相邻,所述路由器本体下方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以及竖直设置的固定板,支撑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固定板与墙壁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路由器本体设置在支撑板上,并通过固定板与墙壁固定连接,使得路由器本体得以悬挂在墙壁上,由于支撑板为水平设置,因此路由器本体可以稳定放置在支撑板上而不会掉落,并且路由器本体的悬挂完全靠的是支撑板的支撑作用力,使得路由器本体在工作时受到的影响较小,出现掉落的情况也较少,大大提高了无线路由器的悬挂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支撑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竖直固定设置有阻挡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阻挡板可以使得路由器本体在远离墙壁的水平方向上得到限位,当支撑板使用时间过长,在路由器本体以及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容易出现弯折,阻挡板的设置可以保证支撑板在发生弯折后路由器本体仍然能有效固定住,进一步提高了路由器本体的悬挂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路由器本体与支撑板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路由器本体出现故障需要修理及更换时、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需要将路由器本体放在其他地方时,就可以直接从支撑板上将路由器本体取下来,而不必将支撑组件一并拆除,操作过程更加方便迅速。
较佳的,所述支撑板与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板的设置可以使得支撑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牢固可靠,防止在使用时间过久后支撑板出现向下弯折,影响路由器本体的固定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固定板与墙壁之间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宏讯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宏讯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72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