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体型压缩式热泵换热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6439.8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2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阳;麦东道;李本强;张丽娟;王明明;陈凯;贾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D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刘湘舟;朱丽岩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式热泵机组 连接方式 水换热器 热水型 一次侧管路 次侧 本实用新型 压缩式热泵 换热机组 连接管路 顺序串联 热用户 蒸发器 整体型 并联 能源利用效率 供热成本 热网回水 直接连通 冷凝器 两路 汇合 连通 串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整体型压缩式热泵换热机组,包括:多个热水型压缩式热泵机组、多个水‑水换热器以及连接管路;连接管路包括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一次侧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其中,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具体为:一次侧管路依次经过多个水‑水换热器和热水型压缩式热泵机组的蒸发器或相互串联的多个热水型压缩式热泵机组的蒸发器;二次侧管路采用并联的连接方式,其中,并联的连接方式具体为:两路以上二次侧管路分别经过热水型压缩式热泵机组的冷凝器和水‑水换热器后汇合成一路,再直接连通到热用户或经过其余水‑水换热器后连通到热用户。本实用新型大幅度降低了热网回水温度,供热成本低,能源利用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整体型压缩式热泵换热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集中供暖规模的不断增加,集中热源产生的高温热水往往要经过较长距离的输送才能达到热用户处。为扩大供暖面积,降低输送成本,并为回收电厂余热创造条件,清华大学付林等提出了专利号为:ZL200810101064.5,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热泵型换热机组”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采用换热与热水驱动的压缩式热泵复合技术解决以上问题,并且在越来越多的项目上得到应用。然而在推广和应用中,发现该专利存在如下问题:
1、设定的应用背景为热电厂或产生高温水工业余热领域,在涉及的数据中心领域,一次网供水温度较低,应用常规热泵后,出水温度一般是45℃或55℃。在一次网进水温度45℃时,与二次网回水温度相同,系统将无法工作;
2、需要较高的供水温度,一般为90℃以上,适用的场合受限,一般为热电厂的供热管网;
3、经过调研,市面上的热泵蒸发器最高允许进水温度一般不超过40℃。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整体型压缩式热泵换热机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整体型压缩式热泵换热机组,该整体型压缩式热泵换热机组包括:多个热水型压缩式热泵机组、多个水-水换热器以及连接管路;其中,连接管路包括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一次侧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其中,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具体为:一次侧管路依次经过多个水-水换热器和热水型压缩式热泵机组的蒸发器或相互串联的多个热水型压缩式热泵机组的蒸发器;二次侧管路采用并联的连接方式,其中,并联的连接方式具体为:两路以上二次侧管路分别经过热水型压缩式热泵机组的冷凝器和水-水换热器后汇合成一路,再直接连通到热用户或经过其余水-水换热器后连通到热用户。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进水温度处于40℃~50℃时,整体型压缩式热泵换热机组包括热水型压缩式热泵机组以及连接管路;连接管路包括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一次侧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其中,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具体为:一次侧管路依次经过热水型压缩式热泵机组的蒸发器,一次侧管路回水与一次侧管路进水混合降温,并进入热水型压缩式热泵机组的蒸发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二次侧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其中,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具体为:二次侧管路依次经过热水型压缩式热泵机组的冷凝器后连通到热用户。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进水温度处于55℃以上时,一次侧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其中,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具体为:一次侧管路依次经过各水-水换热器降温后再进入热水型压缩式热泵机组的蒸发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整体型压缩式热泵换热机组安装在集中供热系统的一次网与二次网换热站中。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采暖末端采用地板采暖、风机盘管或暖气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6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高效供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居民供热的太阳能蓄热采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