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衬台车布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5260.0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7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谭鹏;贺建亮;温国华;马超严;朱福钊;周羽;齐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童笛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车 布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衬台车布料装置,包含支架、行走机构和至少一个管道一,所述行走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有所述管道一连接在升降部件上,每个所述管道一的一端连通管道二的一端,所述管道一的另一端连通泵,所有所述管道一的长度可调,所述升降部件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有所述管道一沿隧道纵向设置。采用本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二衬浇筑时布料困难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避免每次浇筑都需要人工换管,节省施工周期,降低人工成本,有效的避免了冷缝和人字坡的产生,减少浇筑间隔,有利于合理设置浇筑窗口数量,提高浇筑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混凝土浇筑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二衬台车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完成初期支护后,由于混凝土的局限性,致使衬砌混凝土背后特别是拱顶会出现孔洞,极大的影响了衬砌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因此,在隧道施工中必须以回填注浆来密实衬砌混凝土背后的孔洞,确保衬砌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增强防水功能,即进行二次衬砌。由于台车为大型设备,通常长12米左右,因此一般都是在台车两侧交错开有多排和多列的窗口用于灌注混凝土。因为混凝土的易凝结性和密度较大的特性,通常都是用一段较长的硬管连接在搅拌机的泵上,然后在接近灌注窗口的时候用一根较短的软管连接到灌注窗口中。
传统的灌注混凝土的方法通常是在一个窗口灌注完混凝土之后,停止搅拌机,封闭灌注窗口,然后根据下一待浇筑的位置更换合适长度的硬管,继续对该窗口进行混凝土浇筑。该方法由于需要换管,工作量较大,花费的时间较长,因此在下一个窗口开始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上一个窗口浇筑的混凝土可能已经开始初凝,两个窗口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并不能完全相融,因此容易产生冷缝,如果采用的浇筑窗口较少的话,则比较容易产生人字坡。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分仓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即在台车内设置多个漏斗,将搅拌机中的混凝土通过硬管泵送至最高的一个漏斗中,然后再将其与其它的第二层的几个漏斗相连,然后在第二层的漏斗上连接多个软管或者滑槽,每个软管或者滑槽可以分别将混凝土送入到灌注窗口中,但采用该装置布料困难,施工效率低下,人工成本较高,浇筑质量不佳,装置难以清洗,对隧道高度要求较高,使用限制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二衬浇筑时布料困难,施工效率低下,人工成本较高,浇筑质量不佳,装置难以清洗,对隧道高度要求较高,使用限制较多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二衬台车布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衬台车布料装置,包含支架、行走机构和至少一个管道一,所述行走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有所述管道一连接在升降部件上,每个所述管道一的一端连通管道二的一端,所述管道一的另一端连通泵,所有所述管道一的长度可调,所述升降部件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有所述管道一沿隧道纵向设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二衬台车布料装置,所有所述管道一沿隧道纵向设置,所述管道一的一端连通管道二,所述管道一的另一端用于连通泵,将所述管道一的长度调节至预定位置,连上所述管道二,将所述管道二对准待浇筑窗口处,开启所述泵,将混凝土泵送至所述待浇筑窗口进行浇筑,当浇筑完毕后,当需要浇筑同一高度的不同位置的待浇筑窗口时,通过调节所述管道一的长度即可进行下一待浇筑窗口的浇筑,同一高度浇筑完毕后,通过所述升降部件带动所述管道一提高到上一排待浇筑窗口,然后依次对本排不同衬砌位置进行浇筑,采用本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二衬浇筑时布料困难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避免每次浇筑都需要人工换管,节省施工周期,降低人工成本,有效的避免了冷缝和人字坡的产生,减少浇筑间隔,有利于合理设置浇筑窗口数量,提高浇筑质量。
优选的,所述升降部件包含至少一个轨道,每个所述轨道上滑动连接至少一个滑块,每个所述滑块上连接有一个所述管道一。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轨道为弧形轨道,所述轨道的形状与待浇筑的隧道内壁的形状适配, 所有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5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