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制差异沉降的微型桩土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10588.3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3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何露;兰滔;王远明;王建;彭泽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黑龙江省三江工程建设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E02B7/06 | 分类号: | E02B7/06;E01C3/04;E02D3/12;E02D5/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徐莹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桩 拌和物 垫层 组合结构 沉降 堤顶 本实用新型 可控制 填筑 土体 碾压 铺设 土工合成材料 受力状态 向下贯穿 直接传递 荷载 扰动 顶层 堤面 高程 平齐 水坡 取材 变形 堤防 施工 | ||
1.一种可控制差异沉降的微型桩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老堤、填筑于老堤背水坡并与老堤平齐的新堤、从新堤顶面开始向下贯穿至老堤中的微型桩、碾压铺设于老堤与新堤顶面并与微型桩紧密接触的拌和物垫层以及拌和物垫层上填筑至设计高程的新堤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差异沉降的微型桩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和物垫层的厚度为20~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控制差异沉降的微型桩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和物垫层为熟石灰、砂及黏土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差异沉降的微型桩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桩与拌和物垫层之间设有桩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制差异沉降的微型桩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是截面为正方形的混凝土桩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差异沉降的微型桩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桩位于与老堤平齐的新堤拓宽土体中部,微型桩的桩直径为100~300mm,刺入老堤的深度为2~4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黑龙江省三江工程建设管理局,未经河海大学;黑龙江省三江工程建设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05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紊流水利灌溉水渠
- 下一篇:一种泥石流拦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