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磷称放装置以及包含其的高效制备溴化氢溶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07410.3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9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阳辉;曾令军;何西平;汪正宏;胡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和气体(荆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7/04 | 分类号: | G01G17/04;C01B7/09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蒲艳紫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磷 排料管 溴化氢溶液 高效制备 支撑板 漏斗 重力传感器 承压板 排料阀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漏斗内壁 放入 粉料 开闭 伸入 滞留 穿过 脱离 | ||
1.一种红磷称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第一排料管、排料阀、支撑板、重力传感器、承压板、第二排料管以及助排机构,承压板固定在红磷罐顶面上,在承压板底部固定有连通至红磷罐的第一排料管,在承压板上安装有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上放置有位于水平面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供第二排料管穿过,且第二排料管伸入至第一排料管内,第二排料管与支撑板固定,在第二排料管上安装有用于开闭第二排料管的排料阀,第二排料管顶部连通至一漏斗底部,在漏斗上安装有用于使红磷与漏斗内壁脱离的助排机构,助排机构能围绕漏斗轴心线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磷称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助排机构包括:滑块、清扫刷以及连接件,在漏斗顶面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为以轴心线上点为圆心的圆环形,导向槽内能滑动地安装有滑块,滑块通过连接件连接至清扫刷的顶端,清扫刷与漏斗内壁紧贴,且清扫刷能相对漏斗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磷称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安装座、弹性件以及限转机构,盖体设置在漏斗顶部,盖体用于开闭漏斗顶部,在漏斗侧壁上安装有安装座,盖体与安装座转动连接,在盖体与安装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件以及限转机构,限转机构用于限制盖体相对安装座转动,当限转机构不限制盖体相对安装座转动时在弹性件的弹力下能维持盖体位于竖直方向上,在盖体上设置有能与滑块连接的助转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磷称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座包括:安装块、U形座以及中心轴,安装块安装在漏斗侧壁上,在安装座上安装有开口朝上的U形座,在U形座内安装有相互间隔的两中心轴,中心轴与水平面平行,在盖体侧壁上安装有转动筒,转动筒套置于两中心轴外;
弹性件为卷簧,在一中心轴靠近另一中心轴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一安装轴,第一安装轴与转动筒之间卷积有卷簧,卷簧内端与第一安装轴固定,卷簧外端与转动筒内壁固定;
限转机构包括:安装筒、螺纹套、第一带动杆、第一弹簧、卡舌、齿轮以及第二安装轴,在盖体中心穿过且固定有安装筒,安装筒内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与螺纹套底部作用有第一带动杆,第一带动杆中部连接至第一弹簧一端,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至盖体内壁上,带动杆远离螺纹套的端部固定至卡舌,卡舌与第一弹簧的伸缩方向平行,在未安装第一安装轴的中心轴上固定有第二安装轴,第二安装轴上安装有齿轮,卡舌在转动筒以及盖体导向下能在与转动筒垂直的方向上运动,在第一弹簧弹力下能使得卡舌远离齿轮,旋动螺纹套能使得卡舌卡紧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磷称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助转机构包括:助转杆、第二带动杆、插杆、第三带动杆、升降杆、带动块、第二弹簧以及安装环,助转杆穿过螺纹套后穿过盖体,助转杆外环绕有位于安装筒内的安装环,助转杆位于盖体内侧的端部固定至第二带动杆,第二带动杆为“L”形,第二带动杆内安装有用于插入至滑块内的插杆,插杆位于第二带动杆内的端部固定至第三带动杆一顿,第三带动杆另一端固定至一升降杆一端,升降杆另一端伸入至助转杆内,升降杆、第三带动杆以及插杆均能在与盖体中心线平行的方向运动,助转杆凹陷形成位于螺纹套下方的滑槽,滑槽内设有带动块,带动块与升降杆固定,升降杆穿过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固定至带动块,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至助转杆内壁,当卡舌卡紧齿轮时在螺纹套的作用下能保持插杆插入至滑块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磷称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螺纹套下方通过保持架安装若干滚针,第一带动杆以及带动块均通过滚针与螺纹套底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磷称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盖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漏斗顶面接触的密封圈。
8.一种高效制备溴化氢溶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红磷罐、搅拌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红磷称放机构,红磷称放机构的承压板固定在红磷罐顶面上,红磷称放机构的第一排料管伸入至红磷罐内,红磷罐上连通有进水管,在红磷罐上安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搅拌桨伸入至搅拌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和气体(荆州)有限公司,未经太和气体(荆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074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