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设备底部位移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06109.0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7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有美;杨麦兰;李玲;马玲;刘淑霞;林华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23001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设备 安装机构 夹持 滑动连接机构 支撑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 辅助装置 辅助保护作用 左右对称分布 安装固定 配合安装 实时调节 水平安装 移动过程 均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窥镜设备底部位移辅助装置,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夹持安装机构,两个夹持安装机构底部之间沿直线方向均布有滑动连接机构,两个夹持安装机构顶部之间水平安装有支撑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安装机构、滑动连接机构、支撑调节机构相互之间的配合安装设计,能够在内窥镜设备的移动过程中提供有效的辅助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根据内窥镜设备的底部尺寸大小实时调节安装固定空间,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实用性与安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窥镜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设备底部位移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内,利用内窥镜进行医疗诊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具体而言,在插入到体腔内的镜管的一端内置内窥镜及光源等,对体腔内病变部位进行拍照摄像,从而在显示屏显示其图像,医生对此进行观察而用于诊断。传统的内窥镜设备由于内部结构精密,在移动使用过程中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冲击,影响其使用精度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内窥镜设备底部位移辅助装置,能够在内窥镜设备的移动过程中提供有效的辅助保护作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内窥镜设备底部位移辅助装置,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夹持安装机构,两个夹持安装机构底部之间沿直线方向均布有滑动连接机构,两个夹持安装机构顶部之间水平安装有支撑调节机构;
所述夹持安装机构包括夹持安装立板以及安装在夹持安装立板底部的支撑底座,夹持安装立板与支撑底座之间均布有三个支撑弹簧;
所述夹持安装立板顶部两端对称设有两个平行的滑动限位卡槽,夹持安装立板底面沿直线方向均布有三个滑动导向孔;支撑底座包括支撑连接条,支撑连接条表面沿直线方向均布有三个与滑动导向孔相配合的滑动导向柱,支撑连接条中间沿直线方向均布有滑动安装槽;滑动导向柱外侧安装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顶端与夹持安装立板底部固定连接,支撑弹簧底端与支撑连接条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连接机构包括与滑动安装槽相配合的滑动安装条以及对称安装在滑动安装条两端的固定件;滑动安装条两端面对称设有固定螺孔,固定件包括固定块,固定块内侧面垂直设有与固定螺孔相配合的固定螺柱;
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支撑调节板,支撑调节板左右侧面均对称设有两个与滑动限位卡槽相配合的滑动限位螺杆,滑动限位螺杆末端穿过滑动限位卡槽与调节固定螺母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限位卡槽与滑动限位螺杆之间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安装机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封板。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安装槽与滑动安装条之间为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安装机构、滑动连接机构、支撑调节机构相互之间的配合安装设计,能够在内窥镜设备的移动过程中提供有效的辅助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根据内窥镜设备的底部尺寸大小实时调节安装固定空间,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实用性与安全性更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061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