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可拆卸支撑板的一次性使用直线型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99492.1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6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博 |
主分类号: | A61B17/072 | 分类号: | A61B17/072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刘会晴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支撑构件 缝合器 小臂 约束板 直线型缝合器 弧形槽 可拆卸 人体工程学设计 本实用新型 螺纹连接 前后错位 接触层 连接板 中轴线 枪托 握持 皮肤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可拆卸支撑板的一次性使用直线型缝合器,包括有缝合器本体,还包括有设置在缝合器本体后部的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包括有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底部的多个小臂约束板,支撑板通过连接板与缝合器本体螺纹连接,小臂约束板均开设有容纳小臂的弧形槽a,且小臂约束板之间前后错位布置,弧形槽a面向支撑板的中轴线方向。设置了类似枪托的支撑构件,能够让使用者更加轻松,更加稳定的握持缝合器。通过设置接触层,使皮肤与支撑构件的接触更舒服,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切割缝合器。
背景技术
胃肠道等消化系统的手术,通常需先离断并切除坏死的人体组织,而后将切口部分缝合,需进行多次操作,相对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病人手术过程中的出血和痛苦,尤其是增加了医师的手术时间,消耗了医师本来就有限的精力。使得手术中更容易出现体力不支或者疲惫不堪等问题。而缝合切口时需要集中注意力,确保缝合效果的同时,尽量较少缝合穿孔,对医师要求较高。
实践中会出现医师手抖导致缝合失误,或者因医师历经多台手术后,难以有力的握持缝合器,导致多次无法对准切口的情况发生。此时主刀医师会用双手握紧缝合器力求尽快对准并缝合,然而即使这样也仍然无法百分百地避免缝合失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具有可拆卸支撑板的一次性使用直线型缝合器,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有缝合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缝合器本体后部的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包括有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底部的多个小臂约束板,支撑板通过连接板与缝合器本体螺纹连接,小臂约束板均开设有容纳小臂的弧形槽a,且小臂约束板之间前后错位布置,弧形槽a面向支撑板的中轴线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支撑板分为有前部镂空的支撑架和与支撑架连接的后部实体板,小臂约束板通过延伸杆与实体板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支撑板后部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上套板,上套板上开设有容纳大臂的弧形槽b。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支撑构件上还设置有软性的接触层,接触层从支撑板底部延伸至弧形槽b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弧形槽a内阵列的设置有多个条状凸棱。
有益效果:设置了类似枪托的支撑构件,能够让使用者更加轻松,更加稳定的握持缝合器。通过设置接触层,使皮肤与支撑构件的接触更舒服,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构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构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构件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条状凸棱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具有可拆卸支撑板的一次性使用直线型缝合器,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有缝合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缝合器本体1后部的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包括有支撑板2、设置在支撑板2底部的多个小臂约束板3,支撑板2通过连接板11与缝合器本体1螺纹连接,小臂约束板3均开设有容纳小臂的弧形槽a 4,且小臂约束板3之间前后错位布置,弧形槽a 4面向支撑板2的中轴线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博,未经张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9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