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物池清理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95507.7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9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石荣玲;陈文龙;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F7/10 | 分类号: | E03F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2101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螺套 清理车 污物池 螺杆传动系统 滑动传动杆 抽吸管 喷水管 螺杆 污池 电机带动螺杆 固定滑动杆 从上至下 机动灵活 上下移动 水箱箱体 污物箱 粪池 省略 水箱 驾驶室 污泥 转动 干涸 电机 两边 外部 移动 | ||
一种污物池清理车分别设有污物箱、驾驶室和水箱;所述水箱箱体外部固定有一个螺杆传动系统,该螺杆传动系统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电机、螺杆、螺套、滑动传动杆;所述电机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螺杆带动着螺套和螺套两端的滑动传动杆进行上下的移动;螺套两侧所述固定滑动杆,分别左、右两边,固定连接着伸缩抽吸管和伸缩喷水管,以此带动伸缩抽吸管和伸缩喷水管的上下移动;该一种污物池清理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机动灵活、作业性能好、使用成本低,不但适合城市中进行污泥的清理,而且对一些干涸的污池粪池也能进行有效的清理,并且不需要再进行人工掏挖,省略了中转处理,大大提高了污池清理工作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车,尤其是一种污物池清理车。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生活下水道窨井和许多养殖厂的粪池,其中的污物清理工作主要方法是靠人工掏挖清理,清理后再用普通污泥车运走。人工清理污物垃圾既费时又费力,若遇到较深的下水道窨井,就要人工下井作业,人工掏挖劳动强度大,工作状况差,安全度不高。人工作业时使用的工具是一条长竹杆上加装的铁勺、瓢、兜、铲,数量多又长,在繁忙的路上经常发生机动车碰到竹杆伤人事故。如果下井作业,还会发生沼气中毒或缺氧等严重事故。
而养殖场的粪池和污池常常面临着因长时间不清理而变干变硬的问题,这时,人工清理就更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各种污物池人工难清理,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物池清理车;该一种污物池清理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机动灵活、作业性能好、使用成本低,不但适合城市中进行污泥的清理,而且对一些干涸的污池粪池也能进行有效的清理,并且不需要再进行人工掏挖,省略了中转处理,大大提高了污池清理工作的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物池清理车,包括污物箱、驾驶室、污物输送管、水箱、螺杆传动系统、电机、螺杆、螺套,滑动传动杆、抽水管、伸缩抽吸管、伸缩喷水管、泄污口;该一种污物池清理车,其车体后部设有污物箱;污物箱底部设有泄污口;污物箱前部顺序连接着驾驶室和水箱;所述水箱箱体的一侧固定有一个竖向的螺杆传动系统,该螺杆传动系统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电机、螺杆、螺套、滑动传动杆;所述电机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螺杆进而分别带动着螺套及螺套两端固定的滑动传动杆进行上下的移动,从而带动滑动传动杆左、右两边固定连接着的伸缩抽吸管和伸缩喷水管上下移动;所述伸缩抽吸管和伸缩喷水管通过各自外部的固定套筒,分别与上部的抽吸泵和吸水泵连接着;抽吸泵连接着污物输送管通向污物箱;吸水泵连接着抽水管通向水箱。
使用时,接通电机,将伸缩喷水管和伸缩抽吸管下放到污物池;前端抽水泵抽水通过伸缩喷水管进行高压射流喷射,使淤泥或者干硬的粪便进行软化稀释;打开抽吸泵通过伸缩抽吸管进行抽取作业,抽取的污泥被送进污物箱,即可直接被运送到污物处理站进行泄污。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污物池清理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机动灵活、作业性能好、使用成本低,不但适合城市中进行污泥的清理,而且对一些干涸的污池粪池也能进行有效的清理,并且不需要再进行人工掏挖,省略了中转处理,大大提高了污池清理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螺杆传动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污物箱,2.驾驶室,3.污物输送管,4.水箱,5.螺杆传动系统, 5-1.电机,5-2.螺杆,5-3.螺套,5-4.滑动传动杆,6.抽水管,7.伸缩抽吸管,8.喷水管,9.泄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955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