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臭氧发生器模块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9986.1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0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宗良明;蒋璐云;郭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沃尔特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14 江苏省无锡市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电极 导热片 臭氧发生器模块 臭氧 本实用新型 臭氧发生器 陶瓷介电体 螺栓 过流通道 设备领域 水冷单元 臭氧量 冷却水 放电 拼装 贴面 压紧 增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臭氧发生器模块单元,属于臭氧发生器设备领域,包括导热片、地电极、固定在地电极上的陶瓷介电体、把导热片和地电极压紧的螺栓。通过地电极两面均可通导热片两面贴面拼装的方式,使每个水冷单元的臭氧放电面积占比大大提高,同时通过增厚地电极厚度,加大冷却水过流通道的流量,两者结合使臭氧浓度和臭氧量大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板式臭氧发生器水冷单元,属于臭氧发生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臭氧发生器一般包括柜式臭氧发生器、罐式臭氧发生器和板式臭氧发生器等。其中板式臭氧发生器的导热片和地电极的配对方式通常为1比1,即一块导热片和一块地电极配比,地电极厚度也较窄,冷却水通过地电极的流量就相对较少,冷却能力弱,产生臭氧的空间温度无法稳定在较低温度,因为臭氧在高温会分解,所以不利于臭氧浓度的维持;市面上导热片和地电极材质通常为常见钢材表面镀锌或者铝制材质,长期使用后造成臭氧衰减,综和以上情况,在维持一定的臭氧产量和臭氧浓度的情况下,需要设备投入成本就相对提高,日常的维护成本也相应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化板式臭氧发生器水冷单元,该水冷单元采用的导热片和地电极数量为2比1,即2块导热片和1块地电极组成,臭氧产生效率和浓度能达到同等规格下2块导热片和2块地电极组成的单元的结果,在保持既定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又降低了投入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的臭氧发生器模块单元,包括导热片、地电极、固定在地电极上的陶瓷介电体、把导热片和地电极压紧的螺栓,其特征在于由一块地电极、固定在地电极正反两面的两个以上的陶瓷介电体、把地电极夹在中间的两块导热片组成。以模块化的方式组成的水冷单元之间可相互无限堆叠,灵活配比。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片表面开凿有放电流道、放电流道首端的弧形凹槽、放电流道末端的臭氧集气口、导热片侧壁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氧气进气口。有利于臭氧的产生和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片正反两面都具有相同的表面结构。可按实际需求与地电极进行两面叠加。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片包含两个氧气进气口,氧气进气口与弧形凹槽两端相连通,氧气进气口与弧形凹槽横截面形状一致。氧气进气口和弧形凹槽平滑过渡,减小风阻系数,利于弧形凹槽把氧气高效的分配到各个放电流道中。
进一步的,所述地电极正反两面都有相同的固定陶瓷介电体的凹槽。根据臭氧需求量,地电极正反两面都可不断叠加臭氧发生器水冷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地电极厚度为25mm-30mm,地电极的侧壁开设有贯通相对侧的至少一道截面积形状为矩形的冷却水过流通孔。增加冷却水与地电极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冷却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片材质为镁铝合金。作为原材料,减轻自重。
进一步的,所述地电极材质为镁铝合金。同等产气量的臭氧发生器占地面积是普通传统臭氧发生器的 1/4,镁铝合金材质长期使用后无臭氧衰减,而管式臭氧发生器臭氧衰减率在 3%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化板式臭氧发生器单元包含用于调整地电极和导热片之间的间隙的垫片组。调节放电空间的间隙,有利于提高臭氧浓度。
进一步的,所述垫片组由一个以上的0.1mm厚度的金属垫片组成,放电间隙范围在0.2mm~0.4mm之间调节,只需要增加垫片片数即可达到。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观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一个水冷单元就能达到同等规格的两个单元的臭氧生产效率。
2、通过增加地电极厚度,提高冷却水过流通道,使工作环境温度控制在40摄氏度以下,强化冷却能力使臭氧不因为高温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沃尔特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沃尔特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99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式臭氧机
- 下一篇:一种从石墨烯含酸废水中回收硫酸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