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量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7259.1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1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榜;刘建华;邢爱祖;毛艳青;唐盛禹;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2 | 分类号: | F16K11/02;F16K3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晓东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支路 出气接头 流量自动控制装置 流量调节阀 进气接头 气体流量 启闭阀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并行设置 流量调节 人工成本 通断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自动控制装置。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进气接头与出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与出气接头之间通过并行设置的至少两个气体支路连通,每个气体支路上均设有各自的流量调节阀和控制气体支路通断的启闭阀。进气接头与出气接头之间通过至少两个气体支路连通,每个气体支路上设有流量调节阀和启闭阀,操作人员可以提前通过流量调节阀调节通过每个气体支路的气体流量,在工作时根据需要的气体流量对需要开启的启闭阀进行组合,从而控制不同的气体支路连通,进而控制出气接头的气体流量,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气体支路的流量调节,节约人力,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简化了调节的过程,便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甲烷传感器在生产制作时,需要对已经制作的激光甲烷传感器进行性能测试,此时需要频繁切换不同流量的气体分别通过激光甲烷传感器以检测其性能。
现有的对气体流量进行控制的方法是在气体管路上设置流量计,由操作人员根据需要的气体流量对流量计进行手动调节,使由流量计读出的气体流量与需要的气体流量相同,同时对该流量下的激光甲烷传感器的性能进行检测。但是在人工调节流量计时,需要人员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人工成本高,增加了激光甲烷传感器的制作成本,同时人工调节流量计时无法一次性的调节到位,需要对流量计进行多次调节以达到合适值,调节困难,在此过程中也浪费了大量的气源,导致激光甲烷传感器的制造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自动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调节流量计的方式调节管路的流体流量,人工成本高,无法一次调节到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流量自动控制装置的技术方案为:
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进气接头与出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与出气接头之间通过并行设置的至少两个气体支路连通,每个气体支路上均设有各自的流量调节阀和控制气体支路通断的启闭阀。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进气接头与出气接头之间通过至少两个气体支路连通,每个气体支路上设有流量调节阀和启闭阀,操作人员可以提前通过流量调节阀调节通过每个气体支路的气体流量,在工作时根据需要的气体流量对需要开启的启闭阀进行组合,从而控制不同的气体支路连通,进而控制出气接头的气体流量,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气体支路的流量调节,节约人力,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简化了调节的过程,便于操作。
所述流量调节阀与启闭阀分别设置在气体支路的两端。流量调节阀与启闭阀同时可以作为气体支路用于与进气接头及出气接头连接的连接结构。
不同的气体支路于流量调节阀与启闭阀之间的气体管路的管径以及长度分别对应相同。不同的气体支路于流量调节阀与启闭阀之间的管径以及长度分别对应相同,可以使进入每个气体支路的气体的流量相同,根据开启的启闭阀的数量即可精确得到出气接头的气体流量值。
所述启闭阀为电磁阀,所述流量自动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磁阀连通以控制电磁阀的控制系统。电磁阀可以实现对气体支路通断的自动化控制。
所述流量自动控制装置还包括箱型的主体,所述进气接头与出气接头分别设置在主体上,主体具有与进气接头连通的进气腔和与出气接头连通的出气腔,所述气体支路的两端分别与进气腔及出气腔连通。进气接头与出气接头设置在主体上,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实现集成化装配。
所述主体的顶面为中部高两侧低的倾斜面,所述流量调节阀均匀布置在所述倾斜面上。流量调节阀设置在倾斜面时其顶部互相远离,便于气体支路的连接。
所述气体支路共有两列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倾斜面上。气体支路分布均匀,便于装配。
所述启闭阀为电磁阀,所述流量自动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磁阀连通以控制电磁阀的控制系统。电磁阀可以实现对气体支路通断的自动化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72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煤灰基胶结充填材料搅拌系统底部阀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恒温混水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