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0600.0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7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黄灵;王上镔;金键;方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天顶距土地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水箱 截水沟 溢水口 蓄水池 本实用新型 侧壁顶部 侧壁 泥沙 技术方案要点 进水口 抵接 溢出 蓄水 山地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地蓄水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蓄水池,旨在解决水流直冲蓄水箱,导致泥沙进入蓄水箱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蓄水池,包括蓄水箱、抵接于蓄水箱侧壁的截水沟,所述截水沟侧壁顶部开有溢水口,所述蓄水箱侧壁开有与溢水口配合的进水口。本实用新型将截水沟与蓄水箱侧交,并将溢水口设于截水沟侧壁顶部,从而通过溢水口收集截水沟的溢出水量,达到减少泥沙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地蓄水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蓄水池。
背景技术
山地蓄水池汇水储备,传统做法是通过汇水区域新建截水沟,将区域来水由截水沟引入蓄水池,并在蓄水池上开设溢流口。该做法可以有效引流降水用于地块灌溉,但不可避免的会引入泥沙沉积水池,堵塞灌溉管道,减少水池可蓄水量。
授权的申请号为:CN201320656709.8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山地可移动蓄水池,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坡体和截水沟,所述坡体的中部设置有稳定基坑,在所述稳定基坑上方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截水沟;所述稳定基坑内设置有与所述沉淀池连接的软质蓄水袋;所述沉淀池包括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
该方案解决了蓄水池难以移动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上述蓄水池引入泥沙沉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水池,将截水沟与蓄水箱侧交,并将溢水口设于截水沟侧壁顶部,从而通过溢水口收集截水沟的溢出水量,达到减少泥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蓄水池,包括蓄水箱、抵接于蓄水箱侧壁的截水沟,所述截水沟侧壁顶部开有溢水口,所述蓄水箱侧壁开有与溢水口配合的进水口。
将截水沟与水池由正交改良为侧交,从而避免汇水直冲水池;
将溢水口设于截水沟的顶部,使得截水沟内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溢出并沿进水口流入蓄水箱;
截水沟位于溢水口下方的部分为沉沙区域,可以方便后期清理;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沉淀泥沙,保证进入蓄水箱的水相对清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截水沟内设有壅水坎,所述壅水坎垂直于截水沟。
在截水沟内设置用水坎,可以抬高水位方便来水进入水池,同时可以减缓水流流速,使得泥沙更容易沉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箱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有与之配合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包括开口朝下的管口、连通管口与出水口的管体。
通过将管口向下设置,使得水流无法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流出出水管,而是在水压的作用下,将水沿管口、管体流出,使得流出的水中泥沙更少、更加清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口呈喇叭状,远离管体的一端较大。
通过将管口设为喇叭状,增大了管口与水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更多的水能够从管口进入管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箱底面开设有集水井,所述管口位于集水井内。
通过集水井的设计,使得蓄水箱的深度增加,从而使得管口处的水压更大,更方便水流从出水管流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井底部设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沿集水井侧壁插入并抵接于集水井底面。
放空管用于将蓄水箱内水排空,所以使放空管抵接于集水井的最低面,从而使排空更加充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空管与所述出水管设有闸门,所述闸门设于蓄水箱外。
通过闸门可以控制放空管与出水管的启闭,为了使工作人员更加方便的进行启闭控制,将折门设于蓄水箱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天顶距土地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天顶距土地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0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塞环保型排水井盖
- 下一篇:一种蓄水池排污溢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