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爪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9639.0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1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鑫;林高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明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驱动装置 滑块 转盘 装设 夹爪结构 枢设 座体 本实用新型 径向往复式 连杆驱动 驱动转盘 往复旋转 第一端 滑设 夹持 释放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爪结构包括一座体,一装设于座体上的驱动装置,一装设于驱动装置上的转盘,至少两装设于底座上的连杆,至少两滑设于底座的滑块,其中每一连杆的第一端枢设于转盘上,而每一连杆的第二端枢设于一相对应的滑块上。当驱动装置驱动转盘相对于底座往复旋转时,转盘通过至少两连杆驱动至少两滑块同步相对于底座作径向往复式移动,而达到夹持或释放对象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爪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利用连杆来驱动滑块并于复位时提供反推功能,而藉以延长滑块移动行程的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蜗杆式夹爪产品,其应用于一般夹持加工作业时并无特别的问题存在,然而,若要用于夹持精密度要求较高的工作项目时,因为其蜗杆与齿轮之间的组配状态通常存在有较大范围的配合误差与间隙,但此一间隙值对于高精密度夹持工作而言,通常是不符合要求的状态,往往会有夹伤工件或者夹不住工件的疑虑。
基于前段所述问题,或有业界尝试研发出其蜗杆与齿轮之间组配间隙较小(即构件精度较高)的电动蜗杆式夹爪结构形态,然而,此种结构形态就实务面而言,由于制造加工成本会大幅提高,而最终导致的昂贵成品售价,却并非多数客户端能够认同与接受,从而造成产品竞争力大受影响的问题与缺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爪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夹爪结构包括一座体,一装设于座体上的驱动装置,一装设于驱动装置上的转盘,至少两装设于底座上的连杆,至少两滑设于底座的滑块,其中每一连杆的第一端枢设于转盘上,而每一连杆的第二端枢设于一相对应的滑块上;当驱动装置驱动转盘相对于底座往复转时,转盘通过至少两连杆驱动至少两滑块同步相对于底座作径向往复式移动,而达到夹持或释放对象的目的。
本案的另一目的要预防至少两连杆过度偏摆,而不容易复位的问题。为达此一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于转盘设置有至少两挡止件,其中每一挡止件对应于一连杆设置。
本案的又一目的要提供至少两连杆复位时反向的推力。为达此一目的,每一挡止件上装设有一压缩弹簧;当至少两滑块相对于座体向内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每一连杆的第二端侧向顶抵于一相对应的挡止件并压缩相对应的压缩弹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4-6是本实用新型夹物的连续动作示意图。
图7-8是本实用新型夹于后回复至图4位置的连续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夹爪结构用简易的连杆结构,来取代连动结构相对复杂的传统夹爪,夹爪结构包括一座体10,一装设于座体10上的驱动装置20,一装设于驱动装置20上的转盘30,至少两装设于底座10上的连杆40,至少两滑设于底座10的滑块50,其中每一连杆40的第一端枢设于转盘30上,每一连杆40的第二端枢设于一相对应的滑块50上。当驱动装置20驱动转盘30相对于底座10往复转时,转盘30通过至少两连杆40驱动至少两滑块50同步相对于底座10作径向往复式移动,而达到夹持或释放对象的目的。
底座10径向形成有至少两滑槽11,且每一滑槽11的底面形成有一透孔12,每一滑块50滑设于一相对应的滑槽11中。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0可选用回转气压缸或是马达,亦可于驱动装置20与转盘30间进一步装设一减速机构(图中未示),提高至少两滑块50的夹持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明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明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9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类零件外圆装夹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锁紧手柄快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