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围框及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3517.0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6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文显亮;陈哲;黄文强;王士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孔 连接方向 端板 围框 电池模组 固定部 导向槽 导向柱 侧板 本实用新型 对准 加工精度要求 贯通 光学设备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围框及电池模组。围框包括:端板,具有沿连接方向贯通的第一连接孔;侧板,具有固定部,固定部设有沿连接方向贯通的第二连接孔,且第二连接孔对应于端板上的第一连接孔。其中,连接方向选自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端板的沿连接方向面向侧板的固定部的表面设有导向柱或导向槽,对应地,固定部的沿连接方向面向端板的表面设有导向槽或导向柱,导向柱定位于导向槽以使端板的第一连接孔与侧板的第二连接孔对准。电池模组包括上述的围框。当本实用新型的围框用于电池模组时,降低了对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加工精度要求,减少了加工成本;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光学设备进行对准,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围框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传统模组的端板与侧板常用的固定方式为激光焊接与CMT(Cold MetalTransfer)焊接,但焊接工艺由于设备、工艺等不稳定因素,经常出现批量问题。为了节约成本、改善产品批量问题,故模组的固定方式采用了拉铆工艺。
拉铆固定的固定方式更加可靠、操作更加便捷、维护性好。不过在传统模组的端板与侧板的拉铆工艺过程中,对拉铆孔位置度的精度要求高,若两个铆接件的拉铆孔位置度偏差达到1mm,铆钉就无法装配,从而无法进行拉铆。
针对两个拉铆件的拉铆孔位置度偏差的问题,解决的常用手段:(1)可以采用光学仪器捕捉、对准,但耗时、成本高;(2)在其中一个拉铆件上开大直径的拉铆孔,减小两个铆接孔的干涉问题,但该方法使得拉铆结构的强度下降20%左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围框及电池模组,其能够避免使用光学设备对连接孔进行定位,降低对连接孔的加工精度要求,减少加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围框,其包括:端板,具有沿连接方向贯通的第一连接孔;侧板,设置于端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具有固定部,固定部设有沿连接方向贯通的第二连接孔,且第二连接孔对应于端板上的第一连接孔。其中,连接方向选自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端板的沿连接方向面向侧板的固定部的表面设有导向柱或导向槽,对应地,固定部的沿连接方向面向端板的表面设有导向槽或导向柱,导向柱定位于导向槽以使端板的第一连接孔与侧板的第二连接孔对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围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围框用于电池模组中,端板上的导向槽或导向柱、侧板上的导向柱或导向槽的设置使得端板上的第一连接孔和侧板上的第二连接孔准确地对准,便于后续的连接件的装配,降低了对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加工精度要求,减少了加工成本;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光学设备进行对准,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组装立体图,其中仅示出围框。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图2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剖视图,其中仅示出围框。
图5是图4中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围框 122本体部
11端板 C导向柱
111第一连接孔 G导向槽
112台阶部 G1导向轨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35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汇流片的连接片
- 下一篇:一种储能系统的电源装置外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