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矢量合360°相位和幅值可控交流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0314.6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4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军;张玉珍;袁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5/293 | 分类号: | H02M5/293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单元 电路 本实用新型 交流变换器 变压模块 电路模块 高压电网 三相输入 矢量 可控 三相交流输入电压 调节输出电压 输出滤波器 传输控制 电路结构 生命周期 输出电压 维修费用 依次串联 依次连接 故障率 相位角 外接 输出 | ||
1.一种矢量合360°相位和幅值可控交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三相输入变压模块、单相Buck交流单元电路模块和LC输出滤波器;
所述三相输入变压模块外接三相交流输入电压;
所述单相Buck交流单元电路模块包括三个电路结构一致的A相Buck交流单元电路、B相Buck交流单元电路和C相Buck交流单元电路,所述A相Buck交流单元电路、B相Buck交流单元电路和C相Buck交流单元电路的输出依次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合360°相位和幅值可控交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输入变压模块为三相输入变压器或三相输入变压器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矢量合360°相位和幅值可控交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输入变压器或三相输入变压器组的一次侧为三角形连接或星形连接;
所述三相输入变压器或三相输入变压器组的二次侧的A相输出端连接到A相Buck交流单元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三相输入变压器或三相输入变压器组的二次侧的B相输出端连接到B相Buck交流单元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三相输入变压器或三相输入变压器组的二次侧的C相输出端连接到C相Buck交流单元电路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合360°相位和幅值可控交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Buck交流单元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和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发射极和第四开关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和第三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到三相输入变压模块的A相输出端的第一输出端点,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到三相输入变压模块的A相输出端的第二输出端点,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和第三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到LC输出滤波器的滤波电感的前端;
所述B相Buck交流单元电路包括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和第八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的发射极和第六开关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七开关管的发射极和第八开关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六开关管的集电极和第七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五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到三相输入变压模块的B相输出端的第一输出端点,所述第八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到三相输入变压模块的B相输出端的第二输出端点;
所述C相Buck交流单元电路包括第九开关管、第十开关管、第十一开关管和第十二开关管,所述第九开关管的发射极和第十开关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十一开关管的发射极和第十二开关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十开关管的集电极和第十一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九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到三相输入变压模块的C相输出端的第一输出端点,所述第十二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到三相输入变压模块的C相输出端的第二输出端点;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到第六开关管的集电极和第七开关管的集电极的公共端,所述第八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到第十开关管的集电极和第十一开关管的集电极的公共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矢量合360°相位和幅值可控交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C输出滤波器包括输出滤波电感和输出滤波电容;
所述输出滤波电感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和第三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输出滤波电感的输出端与输出滤波电容一端相连,所述输出滤波电容的另一端与第十二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03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制电磁干扰技术的开关电源电路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不间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