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自动配气系统的爆炸极限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0280.0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4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双全;张会光;吴保意;张龑;厉鹏;张金梅;王亚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54 | 分类号: | G01N25/5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爆炸测试 爆炸极限 自动配气系统 测试仪 进气口 压力测试模块 本实用新型 高压蒸汽 混合气体 腔体侧壁 温度模块 真空模块 点火头 制备器 腔体 制备 火焰检测模块 人为因素干扰 计算机模块 测试模块 点火模块 进气管线 开孔处 开孔 可用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自动配气系统的爆炸极限测试仪,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为因素干扰大、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种带有自动配气系统的爆炸极限测试仪,包括爆炸测试腔体、温度模块、点火头、点火模块、压力测试模块、火焰测试模块、混合气体制备模块、真空模块、高压蒸汽制备器、计算机模块,爆炸测试腔体一端设有压力测试模块,另一端设有点火头,爆炸测试腔体侧壁上设有开孔,开孔处设有至少一个温度模块、至少一个火焰检测模块,爆炸测试腔体侧壁上还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进气管线相连,分别与高压蒸汽制备器、混合气体制备模块、真空模块相连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爆炸极限测试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自动配气系统的爆炸极限测试仪。
背景技术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工工艺被运用于化工生产当中。可燃气体或蒸汽与氧化性气体混合是化工生产中常用到或者存在的状态。然而,可燃气体或蒸汽与氧化性气体混合存在爆炸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严重的燃烧爆炸事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生产生活中使用化学品之前,测试化学品使用条件下的爆炸极限非常必要。
CN102937603A和CN102937604A中的爆炸极限测试仪描述了高温、高压测试条件下测试气体或蒸汽的仪器和方法。然而,在应用中,整个配气过程需要近身手动操作仪器进气阀,来控制混合气体的浓度比例,这样的操作带有很大的人为不确定因素。而且一些不稳定气体如乙炔、乙烯基乙炔等,在配气过程中存在爆炸的危险性,对试验操作人员存在很大的人身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人为因素干扰大、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带有自动配气系统的爆炸极限测试仪,具有人为因素干扰小、安全性较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自动配气系统的爆炸极限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爆炸测试腔体、温度模块、点火头、点火模块、压力测试模块、火焰测试模块、混合气体制备模块、真空模块、高压蒸汽制备器、计算机模块,爆炸测试腔体一端设有压力测试模块,另一端设有点火头,爆炸测试腔体侧壁上设有开孔,开孔处设有至少一个温度模块、至少一个火焰检测模块,爆炸测试腔体侧壁上还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进气管线相连,分别与高压蒸汽制备器、混合气体制备模块、真空模块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压力测试模块与计算机模块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点火头与点火模块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爆炸测试腔体为圆柱体,压力测试模块和点火头分别位于圆柱体的两个圆形表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爆炸测试腔体的两个圆形表面端也均设有温度模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爆炸测试腔体侧壁上的温度模块、火焰检测模块相间排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气管线伸入爆炸测试腔体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爆炸极限测试仪侧壁上设有三个温度模块、三个火焰检测模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高压蒸汽制备器、真空模块、混合气体制备模块与进气管线相连的管线上均装有压力仪表和电磁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真空模块内包括真空泵,压力测试模块内包括压力表或压力变送器,温度模块内包括热电偶。
爆炸极限测试过程中,混合气体的配制过程由近身手动操作进气阀,改进为远程系统配气。有效的保护试验人员人身安全,减少人为手动操作给配气结果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0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本质安全型油料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光伏组件灰尘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