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热回收新风除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4761.0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0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苏超;郭鹏飞;赵现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宜合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机 转换器 热传导 本实用新型 新风除湿机 热回收 气泵 上板 下板 进气口 内部中间位置 储存 除湿处理 螺栓固定 热量散失 热量吸收 出气口 上半部 下半部 有效地 顶侧 排出 传导 新风 携带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热回收新风除湿机,包括除湿机本体和热传导转换器,所述除湿机本体的内部顶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气泵,且除湿机本体的内部底侧固定有第二气泵,所述热传导转换器设置在除湿机本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且热传导转换器的上半部设置有上板,所述热传导转换器的下半部设置有下板,所述除湿机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热传导转换器的转换有效地把即将排出的空气中的热量吸收,并自下而上由下板传导至上板内储存起来,当新风进入到装置内部时,通过除湿处理后携带上板内储存的热量再通入室内,防止热量散失,从而解决了现有除湿机存在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除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热回收新风除湿机。
背景技术
除湿机在中国的市场其实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除湿器却一直处于初始状态。除湿机在中国的市场容量非常有限。多年来支持除湿器成长的只有出口。从二十一世纪开始,国家主要生产除湿器的企业总共出口20多万台。之后五年,迅速增长到205万台。当年,国内的销售总量是250万台,这其中近96%的份额都是用于出口。不得不说,5年中国迈上一了个新的阶梯。但是随后的日子,除湿机行业受到了原材料的影响,利润状况不容乐观。中国除湿器的市场不具规模主要的原因就是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除此之外还有产品的技术、宣传等等。因此中国的除湿器市场有待开发。在国内的生产企业中,除湿机是较早涉足除湿机领域的企业,而格力归绿等近几年开始迅速成长。许多大企业出于各方面因素考虑,比如市场成熟度、消费价格接受度等,主动放弃了国内市场。
然而现有的除湿机在使用时仍存在不足之处,其大多在更换新鲜空气时,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即将抽走的室内空气连同温度一起排出,而在引进新风时又保留了新风的温度,这就导致室内原有的温度流失,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这一问题给除湿机的使用者带来了困扰,亟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有热回收新风除湿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热回收新风除湿机,包括除湿机本体和热传导转换器,所述除湿机本体的内部顶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气泵,且除湿机本体的内部底侧固定有第二气泵,所述热传导转换器设置在除湿机本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且热传导转换器的上半部设置有上板,所述热传导转换器的下半部设置有下板,所述除湿机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且第一出气口位于第二进气口的顶部,所述除湿机本体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且第一进气口位于第二出气口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述上板与第一出气口和第一进气口连接处卡合固定有除湿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述下板与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连接处固定有金属丝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的内部均通过导轨固定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述过滤网的一侧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拉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述过滤网的大小等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横截面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中,在原有的基础上,该除湿机的内部增设有热传导转换器,通过热传导转换器的转换有效地把即将排出的空气中的热量吸收,并自下而上由下板传导至上板内储存起来,当新风进入到装置内部时,通过除湿处理后携带上板内储存的热量再通入室内,从而达到热回收的目的,防止热量散失,从而解决了现有除湿机存在的弊端,同时,在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的内部均通过导轨固定有过滤网,通过过滤网对空气进行杂质的过滤,使用时间过长过滤网需要清洗,可直接通过拉环将过滤网取出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热回收新风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传导转换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宜合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宜合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4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