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应急救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59996.0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9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卢刚;赵建兵;彭蔚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61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葫芦 夹绳装置 固定挂钩部件 限速器绳 吊钩 救援 应急救援装置 本实用新型 适当位置 电梯 安全位置 底层层站 工作原理 轿厢移动 连接导轨 挂钩 井道壁 导轨 轿厢 井道 门外 平层 支架 检修 驱动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梯应急救援装置,包括:一夹绳装置,救援时,所述夹绳装置固定在限速器绳的适当位置上;一固定挂钩部件,所述固定挂钩部件固定安装在井道内的导轨上、连接导轨的支架上或井道壁上;一葫芦,救援时,所述葫芦中的挂钩勾在所述固定挂钩部件上,所述葫芦中的吊钩勾在所述夹绳装置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救援时,将夹绳装置固定在限速器绳的适当位置上,然后将葫芦中的挂钩勾在固定挂钩部件上,葫芦中的吊钩勾在夹绳装置上,救援人员在底层层站、检修门外或其他安全位置操作葫芦,葫芦中的吊钩驱动限速器绳移动,限速器绳带动轿厢移动,整个过程需要一次或几次,把轿厢移至平层状态,完成救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救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应急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检规第2号修改单要求:能够使处于停电和停梯故障状态的电梯轿厢缓慢移动到开锁区域,特别针对无机房电梯,没有盘车装置,当电梯轿厢和对重处于平衡状态,松闸不能自动溜梯,对救援工作带来更大的困扰,需一种有效、实用的救援装置,既能保证救援人员和被困乘客的安全,还能高效的完成解救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了满足检规第2号修改单对“停电和停梯故障状态下应急救援”的要求而提供一种电梯应急救援装置,以保证救援人员在安全位置上进行远距离操作,避免对救援人员因轿厢移动或其他意外发生危险,提高救援安全、实用及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梯应急救援装置,包括:
一夹绳装置,救援时,所述夹绳装置固定在限速器绳的适当位置上;
一固定挂钩部件,所述固定挂钩部件固定安装在井道内的导轨上、连接导轨的支架上或井道壁上;
一葫芦,救援时,所述葫芦中的挂钩勾在所述固定挂钩部件上,所述葫芦中的吊钩勾在所述夹绳装置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葫芦为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救援时,将夹绳装置固定在限速器绳的适当位置上,然后将葫芦中的挂钩勾在固定挂钩部件上,葫芦中的吊钩勾在夹绳装置上,救援人员在底层层站、检修门外或其他安全位置操作葫芦,葫芦中的吊钩驱动限速器绳移动,限速器绳带动轿厢移动,整个过程需要一次或几次(如果几次,每次调整夹绳装置的位置),把轿厢移至平层状态,完成救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救援人员只需将夹绳装置固定在限速器绳上,然后在夹绳装置和固定挂钩部件连接葫芦即可。
2.效率高:由于救援过程需要将轿厢移动到平层位置,因此救援过程每次移动轿厢的距离及速度直接影响到整个救援效率,本实用新型单次操作形成较长速度较快,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3.操作省力:运用了手拉葫芦或电动葫芦驱动限速器绳,带动轿厢移动,极大的节省了救援人员的体力消耗。
4.安全可靠:在救援过程中轿厢移动时,救援人员在最底层层站处操作,不会有井道内操作风险或其他意外风险。
5.通用性强:目前电梯大多配限速器,而且多用限速器绳结构,所述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
6.本实用新型能符合《电梯监督检验和顶起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含第1、2号修改单的相关条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梯救援装置在救援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电梯救援装置在救援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99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