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构造柱铝合金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57918.7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1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鹏;耿永力;唐太;董玉坤;李广星;赵科森;杨洋;尚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喇叭口 铝模板 拼接槽 竖向 混凝土表面 铝合金模板 表面设置 锁紧螺孔 新型构造 限位槽 拆模 本实用新型 清水混凝土 三棱柱结构 表面固定 建筑模板 内部中空 配合连接 相对设置 限位块 上端 光洁 拼缝 饰面 位槽 下端 平整 贯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构造柱铝合金模板,包括喇叭口和竖向铝模板,喇叭口呈内部中空的三棱柱结构,喇叭口的下端设置有拼接槽,拼接槽设置有两个,另一个拼接槽设置在竖向铝模板的上端,两个拼接槽相对设置,竖向铝模板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与喇叭口的表面固定连接的限位块配合连接,且竖向铝模板的表面设置有锁紧螺孔,锁紧螺孔与限位槽相贯通;拼缝少,精度高,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效果好,铝建筑模板拆模后,混凝土表面质量平整光洁,基本上可达到饰面及清水混凝土的要求,无需进行批荡,可节省批荡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构造柱铝合金模板。
背景技术
传统砌体采用木模板做构造柱,支模方式和施工方法,使构造柱施工存在成型质量较差、工期跨度时间较长、施工影响砌体墙的质量、材料浪费严重等问题;现有技术中建筑施工现场普遍采用塑料模板或木模板做构造柱,现场构造柱存在涨模、麻面、密实性较差、观感质量较差、木模板在安装拆卸及加固较为麻烦(还要制作喇叭口),浪费更多的人力、时间及材料;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构造柱铝合金模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构造柱铝合金模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构造柱铝合金模板,包括喇叭口和竖向铝模板,所述喇叭口呈内部中空的三棱柱结构,喇叭口的下端设置有拼接槽,所述拼接槽设置有两个,另一个拼接槽设置在竖向铝模板的上端,两个拼接槽相对设置,所述竖向铝模板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喇叭口的表面固定连接的限位块配合连接,且竖向铝模板的表面设置有锁紧螺孔,所述锁紧螺孔与限位槽相贯通,且锁紧螺孔的内部配合连接有大扁头螺钉,所述喇叭口的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杆体上转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与立杆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扭簧,夹持板的表面设置有转动槽,转动槽设置有两个,另一个转动槽设置在喇叭口的表面,喇叭口表面的转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制动板,所述制动板卡接在定位槽的内部,所述定位槽与喇叭口的表面设置的转动槽相贯通。
优选的,所述拼接槽的端面设置为倾斜面,且喇叭口的底端和竖向铝模板的顶端设置为倾斜面,喇叭口底端的倾斜面与竖向铝模板的表面设置的拼接槽相接触,竖向铝模板顶端设置的倾斜面与喇叭口的表面设置的拼接槽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呈矩形柱体结构,限位槽设置有多个,多个限位槽呈等距离等大小排列在竖向铝模板的表面上,所述锁紧螺孔设置有两组,两组锁紧螺孔同时贯穿竖向铝模板和限位块的外壁设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呈圆形柱体结构,限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对制动板进行限位,限位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咬合块。咬合块设置有两组,两组咬合块关于限位杆的中心对称分布,两组咬合块之间设置有转动区。
优选的,所述咬合块呈矩形柱体结构,咬合块与制动板的内部设置的咬合槽相配合,所述咬合槽设置有多个,多个咬合槽呈等距离等大小排列在制动板的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1.施工周期短,铝模板系统为快拆模系统,大大提高施工进度,节约管理成本;
2.重复使用次数多,平均使用成本低,铝模板系统采用整体挤压形成的铝合金型材做原材,一套模板规范施工可翻转使用很多次以上;
3.施工方便、效率高,铝模板系统组装简单、方便、较轻,完全由人工搬运和拼装,不需要任何机械设备的协助,而且系统设计简单,工人上手速度和模板翻转速度很快;
4.稳定性好、承载力高,多数铝模板体系承载力可达到每平方米60KN,足够满足支模承载力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79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管吊洞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高方柱模板加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