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气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4950.1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7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朱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秧波 |
主分类号: | F16L41/03 | 分类号: | F16L41/03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体 加强板 分气包 顶盖 分气孔 打孔 底盖 端头 气腔 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 一体成型的 安装底板 便于安装 平面设计 筒体周壁 密封性 外侧面 容置 贴合 围合 焊接 生产成本 装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气包,包括筒体和安装底板,在筒体的头部和尾部还分别具有顶盖和底盖,筒体、顶盖和底盖围合形成容置气体的气腔,在筒体周壁上设置有与筒体一体成型的加强板,加强板的外侧面为平面,加强板上开设有便于安装接气端头的分气孔,分气孔与气腔相连通。这种在筒体上设置加强板的设计,能够增强筒体的整体强度,且加强板外侧面的平面设计,不仅使打孔难度大大的降低,还能够保证接气端头的平面与该平面完美的贴合,在二者之间装配密封圈时,也能更好地保证气体的密封性,相对于现有的分气包,直接打孔省去了焊接的步骤,使得工序简便,减少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气包。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工厂以及用气量大的单位车间岗位中,分气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设备,分气包是专门为提供气源而设计,又称气体分气包,具有操作简单设计合理安全,能连续不断的稳定输出气体等特点,常规分气包包括立式和卧式两种,其中立式分气包常常挂接在墙上或者气柜中。
现有的分气包具有一定弊端,如专利号为CN201020566715.0(授权公告号为CN20180724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仪表气分气包及空分装置》,该分气包包括分气腔,分气腔设置有进气管和两个以上的出气管;所述两个以上的出气管设置于分气腔的壁上。这种分气包管壁延伸而出形成的出气管,其加工过程较为复杂,首先要在柱形的分气腔壁上打孔,由于分气腔壁的弧形结构,造成该项操作困难,往往打出的孔位很难对齐,然后需要将分气管焊接在对应的孔位上,先打孔后焊接,多步的加工程序不仅使生产效率降低,还提高了生产成本。
因此,还需要对分气包做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易打孔且制造工序简单的分气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气包,包括筒体和与筒体相连接的安装底板,所述筒体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具有顶盖和底盖,所述筒体、顶盖和底盖围合形成容置气体的气腔,所述筒体周壁上设置有与筒体一体成型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外侧面为平面,所述加强板上开设有便于安装接气端头的分气孔,所述分气孔与所述气腔相连通。
为保证加强板与分气接头螺合,优选地,所述加强板沿所述筒体的轴向方向延伸,且该加强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筒体的厚度。
为实现多个接头同时引气,优选地,所述加强板为多个且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具体地,所述加强板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周壁的两侧。
为保证分气接头和筒体的连接,具体地,所述分气孔的周壁上设置有与外接接气端头相适配的内螺纹。
优选地,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筒体相连接。
为实现筒体的进气,优选地,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方便引气的进气接头。
为保证气腔内部不会有积水,优选地,所述底盖上设置有引水阀门。
为保证筒体的强度,优选地,所述安装底板与所述筒体一体成型,所述安装底板上开设有便于装配的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分气包包括筒体和安装底板,在筒体的头部和尾部还分别具有顶盖和底盖,筒体、顶盖和底盖围合形成容置气体的气腔,在筒体周壁上设置有与筒体一体成型的加强板,加强板的外侧面为平面,加强板上开设有便于安装接气端头的分气孔,分气孔与气腔相连通这种在筒体上设置加强板的设计,能够增强筒体的整体强度,且加强板外侧面的平面设计,不仅使打孔难度大大的降低,还能够保证接气端头的平面与该平面完美的贴合,在二者之间装配密封圈时,也能更好地保证气体的密封性,相对于现有的由分气包管壁延伸而出形成的出气管这种方式,直接打孔省去了焊接的步骤,使得工序简便,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秧波,未经朱秧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49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渗漏管道控制铸件
- 下一篇:管道转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