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式吸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3701.0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4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创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张晨光 |
地址: | 31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瓶 储气罐 导管 过滤 三通管 弯管段 药品瓶 吸氧 水平设置 车载式 直管段 连通 氧气 电动流量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 依次连通 储水包 引出段 倾倒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式吸氧机,包括储气罐、药品瓶、过滤加湿瓶,所述储气罐、药品瓶、过滤加湿瓶通过三通管连通,所述储气罐与三通管之间、药品瓶与三通管之间均设置有电动流量调节阀,所述过滤加湿瓶上连通有引出氧气的导管,所述导管包括水平设置段,所述水平设置段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平直管段、第一弯管段、第二水平直管段、第二弯管段和引出段,所述第二弯管段上设置有储水包。其将引出氧气的导管做成S型,避免吸氧机倾倒后过滤加湿瓶中的液体沿导管流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氧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式吸氧机。
背景技术
车载吸氧机使用方便,移动轻巧,适合广大保健者使用。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也是其它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没有氧气自然界将没有生气,缺少生命,它的重要性如同于水。
现有的吸氧机如申请号201420496085.2“一种家庭用便携式智能吸氧机”结构,包括氧气瓶、药品瓶、过滤加湿瓶、导管、电动流量调节阀,导管将连通氧气瓶、药品瓶、过滤加湿瓶连通,控制面板对电动流量调节阀进行控制,以达到对吸氧的时间和浓度的调节。采用该结构的吸氧机,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其为车载式,吸氧机的使用环境为高原地区,而这些地区的路面情况欠佳,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极易颠簸,导致吸氧机的固定稳定性受到影响。而吸氧机通过如图软导管引出氧气,吸氧机倾倒后,过滤加湿瓶中的液体极易沿导管流出,这将给车辆环境和吸氧机的二次使用带来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载式吸氧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载式吸氧机,包括储气罐、药品瓶、过滤加湿瓶,所述储气罐、药品瓶、过滤加湿瓶通过三通管连通,所述储气罐与三通管之间、药品瓶与三通管之间均设置有电动流量调节阀,所述过滤加湿瓶上连通有引出氧气的导管,所述导管包括水平设置段,所述水平设置段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平直管段、第一弯管段、第二水平直管段、第二弯管段和引出段,所述第二弯管段上设置有储水包。本方案在现有智能吸氧机结构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即主要对引出氧气的导管结构做了改进。由于吸氧机体型的设置,其不会朝图1所示的左右两侧即长度方向倾倒,仅会朝宽度方向倾倒。本方案将该截导管设置为S形,若其朝一侧倾倒,使得第一弯管段在上,第二弯管段在下,过滤加湿瓶内的水不会沿导管流出;若其朝另一侧倾倒,第一弯管段在下,第二弯管段在上,过滤加湿瓶内的水沿导管流入第一弯管段,当智能吸氧机被扶起,在此过程中,大部分水会沿第一弯管段回流至过滤加湿瓶,另一小部分水会滞留在导管内。水滞留在导管内势必影响氧气的呼吸,本方案在第二弯管段上设置储水包,在吸氧过程中,水在吸力作用下流至水包内,避免水被吸入人体导致安全问题。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弯管段的固定和拆装,所述第一弯管段、第二弯管段通过夹持装置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为U型夹。
进一步的,所述U型夹包括U性件和用于封闭U性件的螺栓,所述U性件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U性件的拆装,所述U性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螺孔。
作为优选,为了对药品进行保护,所述药品瓶与三通管之间设置仅允许药品从药品瓶一侧至三通管一侧的单向阀。
作为优选,为了不影响氧气的流速,所述第一弯管段、第二弯管段成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引出氧气的导管做成S型,避免吸氧机倾倒后过滤加湿瓶中的液体沿导管流出。
2、本实用新型在第二弯管段上设置储水包,在吸氧过程中,水在吸力作用下流至水包内,避免水被吸入人体导致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创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创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3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