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内固定钛缆件的克氏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6244.2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4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曾晖;王德利;雷鸣;马泽涛;康斌;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2 | 分类号: | A61B17/82;A61B17/8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缆 髌骨 克氏针 本实用新型 内固定 锁紧件 尾端 钢丝 韧带 骨折复位 连接固定 主体表面 固定的 夹紧 可拆 省时 锁紧 省力 损伤 修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内固定钛缆件的克氏针;包括克氏针本体、固定钛缆及用以锁紧克氏针本体前端和固定钛缆尾端的锁紧件;克氏针本体尾端与固定钛缆前端固定连接;锁紧件可拆拿套设于固定钛缆尾端外。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使得病人韧带与病人髌骨主体之间连接固定,使得其彼此夹紧病人髌骨下极,使得便于后续的髌骨下极骨折复位及修复,使得省去直接在病人髌骨下极下部打多个洞至病人髌骨主体表面再穿钢丝进行固定的麻烦,使得操作省时省力,使得节省钢丝原材料及大大降低对病人髌骨下极的频繁操作及损伤,进而,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带内固定钛缆件的克氏针。
背景技术
髌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包括髌骨主体部分骨折及髌骨下极骨折两种。针对髌骨下极骨折的病人,临床上则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来对其进行骨折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常用方式则是采用钢丝,以使钢丝经病人髌骨下极下部向上穿过病人髌骨下极及病人髌骨主体表面,再将所穿设的钢丝的两端头进行打结,以使系紧病人髌骨下极与病人髌骨主体。
上述所述治疗方式虽然使用广泛,但其依然具有一定缺陷和不足。
具体来说,一方面,所需要使用的钢丝一般为三根,由此,则需要使用电钻经病人髌骨下极下部向上打三个洞至病人髌骨主体表面,由于病人髌骨下极部位尺寸较小,在其下部向上开三个洞至病人髌骨主体表面时,亦使得破坏整个的髌骨下极组织,另一方面,因所需钢丝较多,使得所需打洞个数较多,穿钢丝步骤较多,也使得操作繁琐。
藉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带内固定钛缆件的克氏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内固定钛缆件的克氏针,包括克氏针本体、固定钛缆及用以锁紧所述固定钛缆前端及尾端的锁紧件;
其中,所述克氏针本体的尾端与所述固定钛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锁紧件可拆拿的套设于所述固定钛缆尾端外。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锁紧件包括锁套及埋头螺栓;
其中,所述锁套的下端外壁横向开设有一以使所述克氏针本体和所述固定钛缆尾端穿过的锁固通道;所述锁套的顶面向下开设有与所述锁固通道相连通的拧紧通道,所述拧紧通道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埋头螺栓的螺杆外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啮合的外螺纹,且所述埋头螺栓在拧至于所述拧紧通道时,其上端收纳于所述拧紧通道,下端延伸至所述锁固通道。
优选地,所述埋头螺栓的螺杆下底面成型为锯齿状结构,以使形成防滑面。
优选地,所述克氏针本体包括依次相连接形成一体的针套、针身及针尖;
其中,所述固定钛缆前端插至于所述针套内,并与所述针套内壁焊接连接;所述针套外壁、针身外壁及所述针尖外壁均为光滑面;所述针尖成型为锥形体状结构,所述针尖外径自其连接端至其顶部逐渐变小,且所述针尖连接端外表面与所述针身外表面之间平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针尖连接端外径为R1,所述针套外径及所述针身外径均为R2;
其中,所述R1=1.5mm;所述R2=1.3mm。
优选地,所述锁固通道宽度D=1.5mm,高度H=2.6mm。
优选地,所述固定钛缆的长度为L1,所述针身的长度为L2;
其中,所述L1=25cm-40cm;所述L2=12cm-20cm。
优选地,所述克氏针本体外表面、固定钛缆外表面及所述锁紧件外表面均涂覆有一层碘伏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6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髌骨下极骨折用内固定装置
- 下一篇:穿丝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