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轨道的吸音体、吸音组件及组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1874.0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2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涛;王继军;刘伟斌;王梦;赵磊;赵勇;杜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音体 轨道板 吸音部 本实用新型 吸音组件 组装系统 轨道 缓冲部位 聚合微粒 吸音材料 缓冲部 水泥基 吸音腔 有效地 缓冲 降噪 微孔 吸声 噪声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的吸音体、吸音组件及组装系统。其中,用于轨道的吸音体设置在轨道的轨道板上,吸音体包括吸音部及设置在吸音部下方的缓冲部,缓冲部位于吸音部与轨道板之间且用于对轨道板上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吸音体与轨道板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吸音腔,以用于吸收轨道板所处环境中产生的噪声,其中,吸音部由微孔岩或聚合微粒或水泥基吸音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音体的吸声、降噪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声降噪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轨道的吸音体、吸音组件及组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铁路的噪声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如何降低铁路环境噪声一直都是环境保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轨道板上设置由陶粒混凝土与硅酸盐水泥结合而成的吸音体对轨道板进行吸声、降噪。
然而,由于颗粒与硅酸盐水泥结合时对孔隙结构造成密闭的影响,采用上述材料制成的吸音体对轨道板进行吸声、降噪的效果较差,高速车辆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噪声,对沿线居民产生了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的吸音体、吸音组件及组装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音体的吸声、降噪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的吸音体,吸音体设置在轨道的轨道板上,吸音体包括吸音部及设置在吸音部下方的缓冲部,缓冲部位于吸音部与轨道板之间且用于对轨道板上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吸音体与轨道板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吸音腔,以用于吸收轨道板所处环境中产生的噪声,其中,吸音部由微孔岩或聚合微粒或水泥基吸音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吸音部与缓冲部胶接。
进一步地,缓冲部为土工布或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
进一步地,吸音部具有至少一个凹部,凹部与轨道板之间形成吸音腔,且缓冲部在轨道板内的正投影与吸音部的下端面相互重合。
进一步地,当凹部为一个时,凹部沿吸音部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延伸;当凹部为多个时,各凹部沿吸音部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延伸,且多个凹部沿吸音部的长度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凹部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结构。
进一步地,凹部的横截面为梯形或者矩形或半圆形或圆拱形。
进一步地,吸音部还具有避让轨道的承轨台的一个或多个避让缺口,且避让缺口避让凹部设置,当避让缺口为多个时,多个避让缺口沿吸音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避让缺口的内壁与凹部的内壁之间具有预定距离D,且预定距离D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10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的吸音组件,包括上述的吸音体,吸音组件包括多个吸音体,多个吸音体沿轨道的宽度和/或延伸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轨道的轨道板上。
进一步地,吸音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吸音体和多个第二吸音体,沿轨道的宽度方向,至少一个第一吸音体设置在轨道板上;沿轨道的延伸方向,多个第一吸音体位于轨道的两个钢轨之间,且多个第一吸音体和多个第二吸音体分别位于钢轨的两侧,其中,第一吸音体具有一个凹部,且该凹部沿第一吸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吸音体具有多个凹部,各凹部沿第二吸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多个凹部沿第二吸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第一吸音体之间卡接或者插接;和/或相邻的两个第二吸音体之间卡接或者插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组装系统,包括上述的吸音组件,组装系统还包括轨道,吸音组件设置在轨道的轨道板上。
进一步地,吸音组件与轨道的轨道板卡接或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18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