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通信杆塔的螺旋地锚复合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0302.0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1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宇;汤俊明;刘艳;陈明亮;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5/8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李德溅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台 地锚 柱头 素混凝土垫层 复合基础 混凝土 土层 本实用新型 通信杆塔 伸出 混凝土用量 土方开挖量 凸出 地脚锚栓 花岗岩石 原状土 上端 大块 地坪 内埋 伸入 淤泥 地基 泥沙 农作物 穿过 植被 覆盖 施工 资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通信杆塔的螺旋地锚复合基础,包括土层(1),所述的土层(1)内埋设有螺旋地锚(2),在土层(1)的上方覆盖素混凝土垫层(3),在素混凝土垫层(3)的上方设置有承台(4)且螺旋地锚(2)的上端穿过素混凝土垫层(3)伸入承台(4),在承台(4)的中部设有凸出承台(4)的混凝土柱头(5),混凝土柱头(5)向上伸出地坪外且位于混凝土柱头(5)内的地脚锚栓(6)向上伸出混凝土柱头(5)外。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基础混凝土用量少、土方开挖量小且充分利用原状土,减少对农作物和植被的破坏量;尤其适用于淤泥、泥沙类地区或是地基存在大块完整的花岗岩石区域,便于施工且节省资金投入,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土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一种混凝土用量少、土方开挖量小且充分利用原状土的用于通信杆塔的螺旋地锚复合基础。
背景技术
通信铁塔工程中地基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灌注桩基础,但在淤泥、泥沙类地区或是地基存在大块完整的花岗岩石,现有的技术条件则无法施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用量少、土方开挖量小且充分利用原状土的用于通信杆塔的螺旋地锚复合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用于通信杆塔的螺旋地锚复合基础,包括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层内埋设有螺旋地锚,在土层的上方覆盖素混凝土垫层,在素混凝土垫层的上方设置有承台且螺旋地锚的上端穿过素混凝土垫层伸入承台,在承台的中部设有凸出承台的混凝土柱头,混凝土柱头向上伸出地坪外且位于混凝土柱头内的地脚锚栓向上伸出混凝土柱头外。
所述的螺旋地锚包括设有锚固盘的螺旋锚杆,锚固盘自上至下均匀分布在螺旋锚杆上。
所述螺旋锚杆的外缘半径不超过锚固盘的外缘半径的1/3。
所述的混凝土柱头内由上至下设有螺旋箍,且地脚锚栓位于螺旋箍构成的区域内。
所述的承台内设置的底部纵筋和顶部纵筋在承台的侧面内侧弯钩交错。
所述的承台内设有马凳筋,且马凳筋围绕混凝土柱头设置。
所述的螺旋地锚围绕混凝土柱头设置且螺旋地锚位于马凳筋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基础利用螺旋地锚来承担一部分上拔力,减少普通混凝土基础所承担的上拔力,使普通混凝土基础的尺寸减小,减少混凝土用量,同时也减少土方开挖量,充分利用原状土,减少对农作物和植被的破坏量;该螺旋复合锚基础尤其适用于淤泥、泥沙类地区或是地基存在大块完整的花岗岩石区域,具有便于施工、节省资金投入的特点,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地锚复合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地锚和土层相互结合示意图。
其中:1—土层;2—螺旋地锚;3—素混凝土垫层;4—承台;5—混凝土柱头;6—地脚锚栓;7—锚固盘;8—螺旋锚杆;9—螺旋箍;10—马凳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未经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0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