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对牡丹移栽的电控刨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7444.1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7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钱皓;向世满;曾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鳌头牡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5/04 | 分类号: | A01C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王记明 |
地址: | 408300 重庆市垫江县牡***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刨坑 电动液压 环形滑槽 移栽 本实用新型 牡丹 活塞推杆 控制器 连接球 刨坑器 液压缸 电控 钻头 球面 活动连接件 导线连接 顶端侧壁 锥形斜坡 钻头顶端 连接柱 铰接 坑体 穴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针对牡丹移栽的电控刨坑器,包括刨坑机体、螺旋刨坑钻头,在刨坑机体上设有打坑控制器,在刨坑机体内设置有一个圆盘,在圆盘上开有环形滑槽,还包括分别与打坑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的第一电动液压臂、第二电动液压臂,所述第一电动液压臂的活塞推杆通过连接球柱置于环形滑槽内且被限制在环形滑槽内、液压缸通过连接柱与螺旋刨坑钻头顶端固定,所述连接球柱置于环形滑槽内的一端为球面,所述第二电动液压臂的液压缸与刨坑机体铰接、活塞推杆通过活动连接件与螺旋刨坑钻头的顶端侧壁固定。本实用新型可打出上高、下低的锥形斜坡穴坑,以适应牡丹移栽坑体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牡丹种植机械领域,具体涉及针对牡丹移栽的电控刨坑器。
背景技术
在牡丹培育技术中,牡丹幼苗于地2~3年即可出圃移栽,在栽种时要求在整理好的地上按株行距40×50厘米打穴,穴深20厘米左右,穴长20~25厘米,穴打成上高、下低的斜坡,由高渐低。穴底掏平后,每穴栽大苗一株或小苗两株。因为牡丹栽种技术的要求,现有的刨坑器多只能打出圆柱或圆锥类的坑体结构,不能满足牡丹栽种打成斜坡坑体的要求,所以目前多采用人工进行刨坑栽种,但耗费人力较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针对牡丹移栽的电控刨坑器,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针对牡丹移栽的电控刨坑器,包括刨坑机体、螺旋刨坑钻头,在刨坑机体上设有打坑控制器,在刨坑机体内设置有一个圆盘,在圆盘上开有环形滑槽,还包括分别与打坑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的第一电动液压臂、第二电动液压臂,所述第一电动液压臂的活塞推杆通过连接球柱置于环形滑槽内且被限制在环形滑槽内、液压缸通过连接柱与螺旋刨坑钻头顶端固定,所述连接球柱置于环形滑槽内的一端为球面,所述第二电动液压臂的液压缸与刨坑机体铰接、活塞推杆通过活动连接件与螺旋刨坑钻头的顶端侧壁固定。
针对现有技术中还未有适用于牡丹栽种打成斜坡坑体的刨坑器,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电动刨坑器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可打斜坑的新型刨坑器,以适应牡丹移栽坑体要求。具体的,将现有电动刨坑器的两个支撑臂分别替换成电动液压臂,然后在刨坑机体内设置一个带有环形滑槽的圆盘,第一电动液压臂通过连接球柱形成磨盘一样的曲柄连杆机构,通过第一电动液压臂的伸长或缩短,连接球柱可沿环形滑槽做圆周运动;带动与第一电动液压臂通过铰接件与螺旋刨坑钻头绕一定点做周向运动;通过第二电动液压臂伸缩长度的改变,可调节螺旋刨坑钻头相对地面的倾斜角度,使得螺旋刨坑钻头倾斜。这样随着第一电动液压臂带动螺旋刨坑钻头做圆周运动,第二电动液压臂同时伸缩,使得螺旋刨坑钻头相对地面倾斜,可打出一个上高、下低的圆锥斜坡。通过以上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可打成斜坡坑体,适用于牡丹的移栽。
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安装块、连接臂,所述安装块的一外侧壁与螺旋刨坑钻头的顶端侧壁固定,另一外侧壁开有一个孔槽,在安装块内开设有一个空腔,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第二电动液压臂的活塞推杆固定、另一端穿过孔槽置于空腔内并被限制在空腔内,且孔槽的直径大于连接臂的直径。以上结构为活动连接件的具体结构,通过活动连接件的设置,可起到缓冲抗振的作用,避免第二电动液压臂与螺旋刨坑钻头之间固定而被损伤的问题。当螺旋刨坑钻头工作时,连接臂可在空腔内弹动,以缓解冲击力。
所述螺旋刨坑钻头包括转杆、多个弧形叶片,多个弧形叶片沿转杆的轴向设置,在每个弧形叶片上表面均设置有弧形档片,所述弧形档片与弧形叶片上表面相互垂直且与弧形叶片上表面焊接固定。通过弧形档片的设置,弧形档片可增强弧形档片边缘强度,避免折损。同时在旋转打坑的过程中,弧形档片与弧形叶片、转杆形成的半包围结构可带出更多的沙土,降低沙土的后续清理量。
优选的,所述弧形档片与弧形叶片外边缘的间距为5~8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鳌头牡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鳌头牡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7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园植用树木挖坑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果苗种植用挖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