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23211.4 | 申请日: | 2018-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4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钟香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香君 |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益诺唯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47 | 代理人: | 肖婉萍 |
| 地址: | 5432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点胶筒 加热腔 第二加热腔 第一加热腔 本实用新型 垂直设置 点胶针头 搅拌机构 点胶器 进入口 导线连接 低温条件 外界电源 胶水 电热丝 点胶 内胶 腔壁 加热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胶器,包括:点胶筒、设置在所述点胶筒一端的点胶针头、设置在所述点胶筒另一端的进入口,所述点胶筒中设置有加热腔;其中,所述加热腔包括:与所述进入口垂直设置的第一加热腔及第二加热腔,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腔与所述第二加热腔下方的第三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第二加热腔及第三加热腔相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腔及第二加热腔腔壁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第三加热腔端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与外界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点胶筒内的加热腔对点胶筒内的胶水进行加热,保持点胶筒内胶的流动性,方便点胶针头在低温条件下对工件进行点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胶器。
背景技术
点胶,是一种工艺,也称施胶、涂胶、灌胶、滴胶等,具体为把电子胶水、油或者其他液体涂抹、灌封、点滴到产品上,让产品起到粘贴、灌封、绝缘、固定、表面光滑等作用,点胶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目前实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点胶一般通过点胶机来进行,从而实现精确的点胶控制。点胶器作为点胶机上的核心部件,其是否好用直接影响着点胶机的点胶效果及质量。同时,现有的点胶机在其使用过程中,容易被外界的环境温度所影响,当外界的环境温度较低时,盛放在点胶器的胶类物质容易受冷凝结,导致胶类物质流通不畅,严重影响点胶机的正常使用,造成不良的点胶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点胶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点胶器,包括:点胶筒、设置在所述点胶筒一端的点胶针头、设置在所述点胶筒另一端的进入口,所述点胶筒中设置有加热腔;其中,所述加热腔包括:与所述进入口垂直设置的第一加热腔及第二加热腔,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腔与所述第二加热腔下方的第三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第二加热腔及第三加热腔相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腔及第二加热腔腔壁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第三加热腔端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与外界电源通过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腔及所述第二加热腔穿过所述点胶筒,所述第一加热腔及所述第二加热腔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点胶筒外部。这样设置方便所述电热丝与外部的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腔与所述第二加热腔对所述点胶筒内部进行径向加热,所述第一加热腔及所述第二加热腔的端部穿过所述点胶筒,还使得所述加热腔得到所述点胶筒的支撑固定,不会晃动。
优选的,所述所述电热丝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加热腔的端部与外界电源连接的第一段,穿过所述第二加热腔的端部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电热丝的第一段与第二段电性连接。这样的设置可以使用外部电源对所述加热丝进行加热,从而避免了在所述点胶筒内部另外设置电源的麻烦,而且方便利用外部电源对所述电热丝的发热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加热腔端部的旋转电机及与所述旋转电机传动连接的搅拌头,所述导线设置在所述第三加热腔内,正负极分别过所述第一加热腔的端部及所述第二加热腔的端部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带动所述搅拌关进行搅拌,使所述点胶筒内的胶水温度均匀。导线设置在加热腔内部,不与所述加热腔的内壁接触,可以避免所述内壁的高温,可以减小漏电的可能性。
优选的,搅拌头为锥形结构,外表面设置有齿状结构。所述锥形结构为适应性结构,适应所述点胶腔内的收缩结构,所述齿状结构使所述搅拌头如同叶轮一般,对流体有较大的带动力,使所述点胶筒内的脱水温度更加均匀。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为T形结构。所述T形结构的加热腔可以对所述点胶筒内部进行径向及轴向的加热,极大的增加热辐射的覆盖面,使点胶筒内加热均匀。
优选的,所述点胶筒内为容纳腔,所述进入口连接所述容纳腔一端,所述容纳腔另一端为收束口。通过所述进入口向所述容纳腔中注胶,注胶完毕后,所述进入口进气,对所述容纳腔中的胶进行挤压,使所述容纳腔中的胶水从所述点胶针头处流出;所述收束口限定了从所述容纳腔中出胶的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香君,未经钟香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32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均匀涂胶缠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舱盖膨胀胶涂胶用涂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