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渣堆复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6074.1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5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平;李成;杜江丽;孙魁;彭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渣堆 本实用新型 导流管 导气管 废渣室 回收仓 密封盖 导管 开孔 连接管端部 依次连接 有效回收 正六边形 根导管 集气室 连接管 丝网 废渣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渣堆复绿结构,包括若干框架,框架为正六边形,各框架依次连接,每个框架的内部均设有丝网,每个框架的下方设有一根导管,每个导管的下方设有一个废渣室,每个废渣室的底部均设有一个开孔,各开孔共同连通有一个导流管,导流管连接有一个回收仓,回收仓的一侧设有一个连接管,连接管端部设有一个密封盖,密封盖位于框架的一侧;各导管共同连接有一个导气管,导气管的端部设有一个集气室,该废渣堆复绿结构,能够对废渣产生的养分、气体和液体进行有效回收利用,从而提高了该复绿结构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绿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渣堆复绿结构。
背景技术
山区土资源缺乏,采矿产生的废渣堆复绿难度大,目前已有对废渣复绿采用土体对废渣堆进行全面覆盖,渣面覆盖厚度相同。但对于林地和草地复垦对覆土厚度需求不同,可能造成林地覆土厚度不足,而草地覆土厚度过厚,造成土壤的浪费覆土,且该种复绿方法在降雨冲刷下容易流失,因此进行固定土养并便于形成植被的结构,这样恢复生态植被为目的复绿结构。
在现有的复绿结构中,仅仅用来进行植被的养殖,在应用于废渣堆的时候,废渣堆中产生的有效养分,无法被植被吸收,这样就造成了浪费,不仅如此,废渣堆还能够产生一些有用的再生气体和液体,如果不收集处理,还可能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废渣堆复绿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废渣堆复绿结构,包括若干框架,框架为正六边形,各框架依次连接,每个框架的内部均设有丝网,每个框架的下方设有一根导管,每个导管的下方设有一个废渣室,每个废渣室的底部均设有一个开孔,各开孔共同连通有一个导流管,导流管连接有一个回收仓,回收仓的一侧设有一个连接管,连接管端部设有一个密封盖,密封盖位于框架的一侧;
各导管共同连接有一个导气管,导气管的端部设有一个集气室。
其中,框架中放置土壤,随后放置植被;接着,废渣室内部的放置废渣,随着时间的推移,植被会对废渣中的养分进行吸收;随后废渣产生的气体经过导管的时候,由集气室通过导气管进行吸收;同时,废渣产生的有用液体通过导流管进入到回收仓中,当需要使用的时候,密封盖处连接抽水泵,就能够对回收仓内部的液体进行回收,从而大大提高了该复绿结构的利用率和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丝网为蜂巢状网孔丝网。
优选的,所述丝网由铝合金制成。
优选的,为了能够对废渣室内部的气体进行采集,所述集气室的内部设有一个气泵。
优选的,为了能够对植被的环境温度进行监控,各框架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为了能够对植被的环境湿度进行监控,各框架的内部设有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废渣堆复绿结构,能够对废渣产生的养分、气体和液体进行有效回收利用,从而提高了该复绿结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导管,3.废渣室,4.导流管,5.回收仓,6.连接管,7.密封盖,8.导气管,9.集气室,10.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未经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60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景观设计模拟系统
- 下一篇:一种建筑路桥上用立体绿化种植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