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机器人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的气动打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5071.6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3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涛;谢振华;郑志发;张志雄;张文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享机器人(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维智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8 | 代理人: | 赵晓慧 |
地址: | 528415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蜡 打蜡 进给 夹具 打蜡装置 打磨抛光 单向旋转 导向支架 导向组件 固定组件 导向孔 螺杆 气缸 机器人 自动化 螺母 本实用新型 活塞杆连接 手柄 工艺要求 进给行程 打磨轮 高粉尘 驱动力 保证 蜡体 气压 断裂 火花 穿过 爆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对机器人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的气动打蜡装置,包括机架、固体蜡导向组件、固体蜡固定组件、螺杆、螺母、单向旋转气缸及进给行程调节手柄,固体蜡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支架及导向孔;固体蜡固定组件包括固体蜡夹具,固体蜡后端固定在固体蜡夹具上,固体蜡前端穿过导向支架上的导向孔,螺杆的后端与单向旋转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不仅可实现固体蜡的耗损进给,还可实现固体蜡的耗损进给和打磨轮的耗损进给,保证在打蜡过程中固体蜡不断裂,保证打蜡的稳定性;通过改变蜡体的寄给量,适应相应不同工艺要求,实现打蜡的可靠性;整个打蜡机构,由气压提供驱动力,不出现火花,保证在高粉尘的环境中不出现爆炸情况发生,实现打蜡机构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机械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针对机器人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的气动打蜡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打磨抛光工艺过程中,常需要使用打磨蜡作为打磨磨料。常见的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固体蜡夹具离磨轮的距离是固定的,当固体蜡打磨到一定尺寸时,需要通过人手动解开夹具,再以手移动固体蜡进给供磨轮打蜡,这种结构的打蜡装置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显得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自动化打蜡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针对机器人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的气动打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针对机器人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的气动打蜡装置,包括机架、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固体蜡导向组件、固体蜡固定组件、螺杆、螺套在螺杆外的螺母、单向旋转气缸以及设置在单向旋转气缸后部的进给行程调节手柄,所述固体蜡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支架以及设置在导向支架上的导向孔;所述固体蜡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螺母上部的固体蜡夹具,所述固体蜡后端固定在固体蜡夹具上,固体蜡前端穿过导向支架上的导向孔,所述螺杆的后端与单向旋转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旋转气缸包括气缸缸体、气缸前盖、气缸后盖、活塞、活塞杆、安装在活塞杆和气缸前盖之间的导向滑套、安装在气缸缸体内且套置在活塞杆外的第一深沟球轴承、单向轴承和第二深沟球轴承以及旋转滑套,旋转滑套安装在第一深沟球轴承、单向轴承和第二深沟球轴承与气缸缸体内腔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固体蜡夹具包括双螺栓、双螺母和双孔长垫片。
进一步地,还包括打磨轮耗损调节组件,所述打磨轮耗损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旋钮、锁紧装置、齿轮齿条组件及导轨组件,导轨组件包括滑块,旋转调节旋钮,控制齿轮转动带动齿条以及滑块向前向后移动,当磨轮不断耗损时,旋转调节旋钮,将自动打蜡装置靠近磨轮,保证磨轮外圆面与固定蜡的导向组件之间的距离在许可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打蜡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固体蜡的耗损进给,还可以实现固体蜡的耗损进给和打磨轮的耗损进给,保证在打蜡过程中固体蜡不断裂,保证打蜡的稳定性;通过改变蜡体的寄给量,以适应相应不同的工艺要求,实现打蜡的可靠性;整个打蜡机构,由气压提供驱动力,不出现火花,保证在高粉尘的环境中不出现爆炸情况发生,实现打蜡机构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向旋转气缸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针对机器人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的气动打蜡装置,包括机架1、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固体蜡导向组件、固体蜡固定组件、螺杆2、螺套在螺杆2外的螺母61、单向旋转气缸3以及设置在单向旋转气缸3后部的进给行程调节手柄4,所述固体蜡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支架51以及设置在导向支架51上的导向孔;所述固体蜡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螺母61上部的固体蜡夹具62,固体蜡7后端固定在固体蜡夹具62上,固体蜡7 前端穿过导向支架51上的导向孔,螺杆2的后端与单向旋转气缸3的活塞杆35 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享机器人(中山)有限公司,未经聚享机器人(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5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扫光治具
- 下一篇:一种机械零件磨削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