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8857.1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0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0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蒋静静 |
地址: | 3125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装置 吸湿液体 叶轮 液体循环回路 干燥空气 接触空间 湿气 交替工作模式 本实用新型 控制系统 冷凝干燥 解吸 冷媒 去湿 去除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除湿装置及用于控制该除湿装置的控制系统,所述除湿装置具有用于从干燥空气中去除和吸收湿气的第一液体循环回路,所述第一液体循环回路具有吸湿液体,其中除湿装置包括第一接触空间、第二接触空间,还包括第一叶轮、第二叶轮用于使所述吸湿液体与干燥空气接触,所述除湿装置具有交替工作模式,相对于利用冷媒的冷凝干燥的方法,可连续进行去湿且需要时对吸湿液体进行再解吸,有利于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利用吸湿液体对介质进行除湿的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有关针对空气进行除湿的技术中,其中一种是借助冷媒为载体的制冷系统所进行的冷凝干燥来工作,这种方式需要消耗制冷系统提供的能量,成本相对较高,如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不需要冷媒的除湿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与此相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相对降低成本的除湿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湿装置,该除湿装置包括第一叶轮、第一加热装置,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加热装置的加热管体位于该第一壳体内,该第一加热装置的通电端口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该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与该第一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之间相对密封设置;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第二叶轮、第二加热装置,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该第二加热装置的加热管体位于该第二壳体内,该第二加热装置的通电端口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外,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与该第二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之间相对密封设置;所述第一叶轮转动,所述吸湿液体进入第一叶轮所在的接触空间,且该吸湿液体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或所述第二叶轮转动,所述吸湿液体进入第二叶轮所在的接触空间,且该吸湿液体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本实用新型除湿装置及其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叶轮转动,所述吸湿液体进入第一叶轮所在的接触空间,且该吸湿液体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或所述第二叶轮转动,所述吸湿液体进入第二叶轮所在的接触空间,且该吸湿液体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能够实现所述吸湿液体在第一叶轮所在的接触空间、第二叶轮所在的接触空间交替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相对于利用冷媒的冷凝干燥的方法,可连续进行去湿且需要时对吸湿液体进行再解吸,有利于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方案除湿装置的示意立体图,除湿装置具有两个紧凑安装的干燥部件和切换阀;
图2为图1所示除湿装置的第一运行阶段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除湿装置的第二运行阶段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其中一个干燥部件的示意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干燥部件的侧视图;
图6为图5所示干燥部件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为沿图4中B-B线所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2所示,除湿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干燥部件101、第二干燥部件103,除湿装置还包括切换阀200,第一干燥部件与第二干燥部件相组装固定、或者通过切换阀200的壳体201间接组装、通过连接板件间接组装,第一、第二干燥部件可分开制造,选用对称结构,方便批量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8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粗苯加氢精制过程中的萃取蒸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粗苯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