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识别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8520.0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6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曾腾;方晨;王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德(中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觉效果 卡体 保护膜层 识别卡 透明材料层 基层 图文层 凹部 本实用新型 不透明材料 卡体表面 视觉辨识 依次层叠 纹理 穿透 图案 外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识别卡。所述识别卡包括卡体,所述卡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膜层、第一图文层、第一基层、视觉效果提供层、第二基层和第二保护膜层,所述第一基层由不透明材料制成,所述视觉效果提供层具有能够视觉辨识的图案、色彩、纹理、光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卡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层与所述视觉效果提供层之间并与所述视觉效果提供层相邻接的第一透明材料层;并且所述卡体设有从卡体表面至少延伸穿透所述第一保护膜层、所述第一图文层和所述第一基层到达或进入所述第一透明材料层的第一凹部,使得能够从所述卡体的外部通过所述第一凹部看到所述视觉效果提供层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般地涉及识别卡设计和制造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表面具有凹部以提高防伪性和个性化定制性的识别卡。
背景技术
识别卡是用于识别个体和储存个体信息的介质。各种识别卡(例如,工作证、身份证、各种金融交易卡、会员卡等)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得以广泛的应用。
不同的发卡机构(例如银行)发行具有不同表面图案的识别卡。例如,银行会针对其高端客户发行专属金融交易卡,这种金融交易卡往往包括很多个性化定制的特征和/或安全、防伪特征。又例如,一些俱乐部会为其高级会员发放专属会员卡,这些会员卡同样包括很多个性化定制的特征。为满足发卡机构或用户对于个性化定制的需求,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带有特殊材质夹层的透明识别卡。
图1是一种现有的具有特殊材料层的透明识别卡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识别卡100包括卡体110,卡体11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例如,正面)保护膜层111、透明或半透明的第一基层112、特殊材料层113、透明或半透明的第二基层114和第二(背面)保护膜层115。此外,所述识别卡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卡体110表面和/或内部的IC芯片120 或磁条(图中未示出)等,对于具有非接触交易功能的识别卡而言,还包括设置在卡体内部的中间层(在本领域中也称“inlay层”或“嵌体层”) (图中未示出),它是一种在表面或内部嵌有芯片和绕线的预制品。
所述特殊材料层113可包括木质材料层、布质材料层、金属材料层等,这些材料通常具有自身独特的图案、纹理或光泽,这些材料的独特的图案、纹理或光泽可透过印刷基层和透明的保护膜层而被用户从识别卡的外部直接观察到,能够满足特定用户在审美方面的需求。识别卡还包括分别形成在卡体110的第一基层112和第二基层114上的图文(图中未示出)。这些图文通常是由印刷在第一和第二基层上的油墨形成,并且为了不遮盖特殊材料层的图案、纹理和/或光泽,这些图文通常仅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基层上的局部位置,并且通常为较简单的文字和logo等。通过这种方式制作的卡片可以几乎在整个卡面范围内提供特殊的视觉效果或纹理图案。然而,在整卡面的特殊视觉效果或纹理图案的背景下,这些图文在视觉上变得不突出,并且有时图文与某些材料的特殊纹理图案的叠加会显得卡面凌乱,从而降低了卡的美感。
另一方面,如果仅需在卡片的局部提供这种视觉效果或纹理图案,则需要在透明或半透明的基片上预先印刷底色油墨层(例如,白色),然后在底色油墨层上印刷其他颜色或图文。这种工艺的缺点在于增加了印刷底色油墨的工序,并且在印刷底色油墨层之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约40-50 分钟)使底色油墨干燥固化,因此制卡的整体时间延长,影响生产率。此外,这种卡通常大批量生产,其个性化定制的能力不高。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卡片结构及制造工艺,同时能够满足客户的越来越高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识别卡,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德(中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捷德(中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8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HF和NFC双频RFID标签
- 下一篇:扎带型防拆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