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与封料块弹性接触的玻璃包边封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8400.0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0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亮;甘继波;马绪良;张同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耀玻璃(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料 斜滑块 玻璃 本实用新型 玻璃包边 弹性接触 封料装置 压缩弹簧 圆导柱 分体式设置 弹性状态 重新设计 斜导柱 贴合 破碎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与封料块弹性接触的玻璃包边封料装置,包括分体式设置的斜滑块与封料块,所述封料块与斜滑块之间通过圆导柱连接,在斜滑块与封料块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斜滑块上设置有斜导柱,所述封料块用于接触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一体的斜滑块封料块,重新设计成单独的斜滑块与单独的封料块,通过圆导柱与压缩弹簧连接,使封料块在接触玻璃时处于弹性状态,保证封料块与玻璃之间0间隙完全贴合,且玻璃不易破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包边封料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与封料块弹性接触的玻璃包边封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主机厂为满足消费者对整车的外观要求,包边设计更加自由化,导致对包边模具设计的要求不断提升。针对L型半包产品,目前模具设计的封料方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玻璃破碎或漏料严重等情况,导致生产效率较低且质量不稳定。
现有封料设计技术为固定刚性模具钢块封料设计,由于玻璃在模具内定位波动和尺寸波动,导致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玻璃破碎。为解决生产过程中玻璃破碎的问题通常在玻璃与封料块之间加工出2mm左右的间隙来降低玻璃破碎的概率,但2mm左右的间隙又会产生封料不可靠漏料严重导致产品缩水的现象。
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体斜滑块封料块结构进行玻璃包边封料时,模具在开模状态下,将玻璃7放入模具内定位并吸真空后,启动合模。合模过程中由模具上模带动斜导柱1向下运动,在斜导柱1接触到一体斜滑块封料块4后,一体斜滑块封料块4向靠紧玻璃侧运动,使一体斜滑块封料块4接触到玻璃7紧密贴合,再进行封料,锁模注射。在此过程中,一体斜滑块封料块4与玻璃7如果接触紧密,生产过程玻璃易破碎,如果接触间隙大,则封料不可靠,漏料,产品易缩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玻璃与封料块弹性接触的玻璃包边封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玻璃与封料块弹性接触的玻璃包边封料装置,包括分体式设置的斜滑块与封料块,所述封料块与斜滑块之间通过圆导柱连接,在斜滑块与封料块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斜滑块上设置有斜导柱,所述封料块用于接触玻璃。
所述斜滑块与封料块相对侧面上均开设有凹孔,所述压缩弹簧安装在斜滑块与封料块的凹孔里。
所述圆导柱设有两个,平行设置在封料块与斜滑块之间。
所述压缩弹簧位于两个圆导柱之间。
所述封料块通过圆导柱实现与斜滑块的靠近或远离。
所述封料块上设有用于接触玻璃的凹槽。
所述斜导柱与斜滑块的配合关系满足:斜导柱向下运动接触到斜滑块后,斜滑块带动封料块向靠近玻璃侧运动。
本实用新型装置工作原理为:
模具在开模状态下,将玻璃放入模具内定位并吸真空后,启动合模。合模过程中由模具上模带动斜导柱向下运动,在斜导柱接触到斜滑块后,斜滑块带动封料块向靠近玻璃侧运动,当封料块接触到玻璃后压缩弹簧沿着圆导柱被压缩,使封料块与玻璃弹性紧密贴合,完成封料,锁模注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与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原一体的斜滑块封料块,重新设计成单独的斜滑块与单独的封料块,通过圆导柱与压缩弹簧连接,使封料块在接触玻璃时处于弹性状态,保证封料块与玻璃之间0间隙完全贴合,且玻璃不易破碎。
2、该实用新型设计改变了原有的刚性封料设计,适用于所有玻璃包边的可靠封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耀玻璃(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福耀玻璃(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8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件结构及模具
- 下一篇:一种手机铝壳纳米注塑倒装出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