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体浮油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8094.0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6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郝新梅;王琪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04 | 分类号: | E02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谢斌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丘里管 采集机构 收集机构 收集装置 喉管 本实用新型 动力机构 水体浮油 管道泵 流体介质 水面浮油 水相出口 外部连通 吸水管道 循环回路 油水混合 运行工况 工作船 扩散管 收缩管 油污 掺气 浮油 吸附 吸入 压差 海域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浮油收集装置,该收集装置包括:动力机构(1),所述动力机构(1)主要由文丘里管(11)和管道泵(12)组成;收集机构(2),所述收集机构(2)的油水混合相进口通过所述管道泵(12)与所述文丘里管(11)的扩散管相连接,所述收集机构(2)的水相出口则与所述文丘里管(11)的收缩管相连接,以形成循环回路;采集机构(3),所述文丘里管(11)的喉管通过所述采集机构(3)与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利用文丘里管的喉管处的压差吸附水面浮油,克服了一般吸水管道对吸入流体介质不能掺气等苛刻运行工况的要求,运行更有保障;而且,根据具体情况,可在工作船周围油污海域同时放置多根采集机构,可以高效收集浮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油清理装置,具体是关于一种水体浮油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多年来,国内外频繁的石油泄漏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目前处理水上石油泄漏事故一般都使用商用撇油器,但对于黏度较小的石油,由于其扩散面积大、油层薄等特点,很难利用传统的围油收集方式来清理。而采用分散剂、微生物富氧化以及燃烧等清理手段,不仅对生态环境带来二次破坏及污染,而且会浪费日益短缺的能源。因此,进一步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来高效清理并回收海面低黏度浮油和不溶于水的碳氢化合物,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高效收集浮油的水体浮油收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体浮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收集装置包括:动力机构(1),所述动力机构(1)主要由文丘里管(11)和管道泵(12)组成;收集机构(2),所述收集机构(2)的油水混合相进口通过所述管道泵(12)与所述文丘里管(11)的扩散管相连接,所述收集机构(2)的水相出口则与所述文丘里管(11)的收缩管相连接,以形成循环回路;采集机构(3),所述文丘里管(11)的喉管通过所述采集机构(3)与外部连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收集机构(2)主要由收集桶(21)、消能分相板(22)和油相出口管道(23)组成,所述消能分相板(22)设置在所述收集桶 (21)中,将所述收集桶(21)分隔为与所述文丘里管(11)的收缩管连通的水相腔室和与所述文丘里管(11)的扩散管连通的油相腔室,所述油相出口管道(23) 设置在所述收集桶(21)的油相腔室上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储水箱(4),所述储水箱(4)通过开关阀与所述收集桶(21)的水相腔室连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消能分相板(22)包括隔板(24),所述隔板 (24)上均匀阵列若干通孔(25),所述隔板(24)上设置有亲水疏油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采集机构(3)主要由软管(31)和浮漂(32) 组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利用文丘里管的喉管处的压差吸附水面浮油,克服了一般吸水管道对吸入流体介质不能掺气等苛刻运行工况的要求,运行更有保障;而且,根据具体情况,可在工作船周围油污海域同时放置多根采集机构,可以高效收集浮油。2、本实用新型的收集桶中内置消能分相板,其上设置有亲水疏油膜,使得进入的油水混合相消能静置,油水分离,当收集桶液面达到预警水位时,油体自动排放,进行下一步处理。3、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的应用到国内外大面积的海上浮油泄漏收集,尤其在远海区域,可以发挥更大效用,相比于现在国内外采用的收集方式,更加安全、节能、高效,且维护使用费用低,可以节省一大部分财力人力。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安全,从而做到高效稳定的收集水面上浮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消能分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8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沟渠除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园林景观维护用水流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