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窑炉余温二次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3584.1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4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华;马良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天磁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7D13/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马振亚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 导热管道 窑炉炉体 连接架 余温 二次利用装置 降温段 引出口 窑炉 永磁铁氧体生产 制备技术领域 发热量 利用装置 排放管道 一端设置 有效减少 余温利用 预热烘干 烧结 端口处 高温段 热量流 功耗 接引 削减 能源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窑炉余温二次利用装置,属于永磁铁氧体生产制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窑炉炉体,所述的窑炉炉体包括高温段和降温段,降温段的外表面开设有引出口,引出口的端口处安装有引温管道,引温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余温利用装置,所述的余温利用装置由工作台、连接架、导热管道和排放管道组成,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接引温管道来控制余温的走向,热量流径导热管道的同时在工作台的底部挥发热量,从而对工作台外表面放置的产品进行预热烘干,有效减少产品外表面的水分,大大提高产品的烧结速度,降低窑炉炉体的能源功耗,削减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铁氧体生产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窑炉余温二次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窑炉在使用过程中的冷却水热和排出的热气往往排放到了大气中,第一造成了热力浪费,第二造成了热污染,企业要处理这些废水和废气往往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且效果一般,与此同时,窑炉在针对产品进行烧结前,往往需要对产品进行预热处理,通常采用内间接加热和外保温的方式进行预热等操作。目前大多将窑炉尾气处理后直接排入大气,导致大量热能的浪费,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运营难度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窑炉余温二次利用装置,该装置有效收集窑炉产生的温度,并进行二次利用,提高产品烧结速度,节约烧结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窑炉余温二次利用装置,包括窑炉炉体,所述的窑炉炉体包括高温段和降温段,高温段和降温段相互连通,高温段与降温段串联设置,所述的降温段的外表面开设有引出口,引出口的端口处安装有引温管道,引温管道的一端与降温段连通,引温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余温利用装置,所述的余温利用装置由工作台、连接架、导热管道和排放管道组成,工作台在窑炉炉体的外侧水平设置,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的连接架的顶部与工作台固定焊接,连接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管道,导热管道的一端与引温管道相互连通,导热管道的另一端与排放管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温管道、导热管道与排放管道三者相互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热管道的输入端通过引温管道与降温段连通,导热管道的输出端与排放管道密封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热管道在工作台的底部水平设置。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接引温管道来控制余温的走向,导热管道与工作台的台面相互平行且间隔一定的安全距离,确保导热管道对工作台产生的热量相对均衡,同时也避免余温过高损坏产品,降温段降温过程中,热量流失并向外溢出,热量流径导热管道的同时在工作台的底部挥发热量,从而对工作台外表面放置的产品进行预热烘干,有效减少产品外表面的水分,大大提高产品的烧结速度,降低窑炉炉体的烧结时长与能源功耗,削减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连接效果图。
图中:1、窑炉炉体;11、高温段;12、降温段;121、引出口;2、引温管道;3、余温利用装置;31、工作台;32、连接架;33、导热管道;34、排放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天磁磁业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天磁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3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循环预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3D打印陶瓷烧结炉尾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