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人骑跨式靠背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2494.0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1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卢黎;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D33/00 | 分类号: | B61D3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支杆 上支杆 下端部 上端部 穿孔 坐垫 靠背 环抱式 锁紧螺栓 调节腔 靠背椅 骑跨式 脚部 支杆 连接杆连接 乘坐空间 方向延伸 可调节 下端 外部 | ||
一种单人骑跨式靠背椅,其包括环抱式靠背、坐垫、支杆和脚部,该环抱式靠背的下端通过连接杆连接于该坐垫的端部,以在该环抱式靠背和该坐垫之间形成乘坐空间,该支杆包括上支杆、下支杆和锁紧螺栓,该上支杆具有第一上端部、第一下端部和一列第一穿孔,该下支杆具有第二上端部、第二下端部、一列第二穿孔和从该第二上端部向该第二下端部方向延伸的调节腔,该上支杆的该第一上端部设置于该坐垫的下部,该下支杆的该第二下端部设置于该脚部,该上支杆的该第一下端部可调节地设置于该下支杆的该调节腔,该锁紧螺栓从该下支杆的外部同时插入和保持在该下支杆的该第二穿孔和该上支杆的该第一穿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靠背椅,更进一步地,尤其是涉及一种单人骑跨式靠背椅。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迁入了城市,这导致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例如在诸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而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随之带来的是地面交通压力的增加,为了提高通勤效率和减少通勤时间,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乘坐轨道交通工具往返于家庭和工作地点之间。即便如此,在上下班高峰期,地铁仍然是非常拥挤的,一些路程较远且没有座位的乘客往往需要一直站立着到达目的地,尤其是在下班时间,本来工作一天的乘客一路站下来达到目的地导致乘客更加的疲惫不堪。而地铁设施上下游的供人们休息的座椅通常是排列在车厢的两侧,且座椅的高度比较低,或者乘客字形携带的折叠椅被放置在车厢的中部来使用,乘客在乘坐时腿部大幅度的弯曲,这不仅不舒服,而且因为乘客的腿部需要大幅度的弯曲,导致其占用的空间比站立乘客站立时所占用的空间大至少一倍以上,进一步增加了车厢的拥挤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人骑跨式靠背椅,该单人骑跨式靠背椅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特别适用于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车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人骑跨式靠背椅,供用于一个公共交通工具的车厢,该单人骑跨式靠背椅包括一个环抱式靠背、一个坐垫、一个支杆以及一个脚部,该环抱式靠背的下端通过一个连接杆连接于该坐垫的一个端部,以在该环抱式靠背和该坐垫之间形成一个乘坐空间,该支杆包括一个上支杆、一个下支杆以及一个锁紧螺栓,该上支杆具有一个第一上端部、对应于该第一上端部的一个第一下端部以及在该第一上端部和该第一下端部延伸的一列第一穿孔,该下支杆具有一个第二上端部、对应于该第二上端部的一个第二下端部、在该第二上端部和该第二下端部之间延伸的一列第二穿孔以及一个从该第二上端部向该第二下端部方向延伸的一个调节腔,该上支杆的该第一上端部设置于该坐垫的下部,该下支杆的该第二下端部设置于该脚部,该上支杆的该第一下端部可调节地设置于该下支杆的该调节腔,该锁紧螺栓从该下支杆的外部同时插入和保持在该下支杆的该第二穿孔和该上支杆的该第一穿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单人骑跨式靠背椅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脚部包括一个椭圆形底盘,该下支杆的该第二下端部设置于该椭圆形底盘。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单人骑跨式靠背椅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脚部包括多个万向轮,各个该万向轮分别设置于该椭圆形底盘的下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单人骑跨式靠背椅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上支杆的各个该第一穿孔均是螺纹孔,该下支杆的各个该第二穿孔均是螺纹孔,该锁紧螺栓具有螺纹结构,从而该锁紧螺栓能够同时螺纹连接于该上支杆和该下支杆。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单人骑跨式靠背椅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椭圆形底盘的长度尺寸范围为15cm-25cm,宽度尺寸范围为8cm-12c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单人骑跨式靠背椅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坐垫的长度尺寸范围为20cm-30cm,宽度尺寸范围为10cm-15c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单人骑跨式靠背椅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上支杆和该下支杆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或者椭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24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轨车辆顶部空调安装平台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铁动车卷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