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工位冲剪生产线的液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88409.3 | 申请日: | 2018-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5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 发明(设计)人: | 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锡锻机床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B30B15/16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屠志力 |
| 地址: | 214199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阀 溢流阀 压力继电器 插装阀 油泵 油缸电磁阀 控制液路 液压油路 油缸 本实用新型 第一电磁阀 液压系统 多工位 蓄能器 冲剪 油箱 管路连接 连接插 冲压 冲头 上腔 下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工位冲剪生产线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油泵、插装阀、第一溢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二溢流阀、第三电磁阀、第三溢流阀、第一压力继电器、第四电磁阀、第二压力继电器、蓄能器、数个油缸电磁阀、数个油缸;油泵通过管路连接油箱;油泵通过液压油路连接插装阀、第一压力继电器、第四电磁阀、各油缸电磁阀;插装阀通过控制液路连接第一溢流阀和第一电磁阀;插装阀通过控制液路连接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溢流阀;插装阀通过控制液路连接第三电磁阀和第三溢流阀;第四电磁阀通过液压油路连接第二压力继电器、蓄能器、以及各油缸的下腔;各油缸电磁阀分别通过液压油路连接对应的各油缸的上腔。本实用新型用于多冲头冲压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系统,尤其是一种多工位冲剪生产线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多工位冲床的主动力单元为一个单独的打击头(冲头),有机械、液压、伺服等不同结构。在多工位模具位置转换时需另外增加选模结构,结构复杂而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工位冲剪生产线的液压系统,以满足多工位冲剪生产线的多冲头冲压控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工位冲剪生产线的液压系统,其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包括:
油箱、油泵、插装阀、第一溢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二溢流阀、第三电磁阀、第三溢流阀、第一压力继电器、第四电磁阀、第二压力继电器、蓄能器、数个油缸电磁阀、数个油缸;
所述油泵通过管路连接油箱;
所述油泵通过液压油路连接插装阀、第一压力继电器、第四电磁阀、各油缸电磁阀;
插装阀通过控制液路连接第一溢流阀和第一电磁阀;插装阀和第一溢流阀通过回流口连接油箱;第一溢流阀的溢流压力为系统最高工作压力;
插装阀通过控制液路连接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溢流阀;第二溢流阀通过回流口连接油箱;第二溢流阀的溢流压力为冲压转换点压力;
插装阀通过控制液路连接第三电磁阀和第三溢流阀,第三溢流阀通过回流口连接油箱;第三溢流阀的溢流压力为系统最低工作压力;
第一压力继电器的触发压力为冲压转换点压力;
第四电磁阀通过液压油路连接第二压力继电器、蓄能器、以及各油缸的下腔;
第二压力继电器的触发压力为转换待机状态压力;
转换待机状态压力<系统最低工作压力<冲压转换点压力<系统最高工作压力;
各油缸电磁阀分别通过液压油路连接对应的各油缸的上腔。
进一步地,第一电磁阀得电状态下第一溢流阀为工作状态;第二电磁阀失电状态下第二溢流阀为工作状态;第三电磁阀失电状态下第三溢流阀为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在油泵与油箱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滤油器。
进一步地,在与油泵连接的液压油路上设置第一压力计。
进一步地,在与蓄能器连接的液压油路上设置第二压力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液压管路连接合理,满足待机、冲压、回程等工作过程的控制需要。
2)实现了多冲头冲压控制,每个液压冲头与每个模具位置可分别对应,取消了选模结构,节省了成本,提升了冲孔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锡锻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锡锻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8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