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松解术用神经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5874.1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6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林;苏英;田野;张涛;赵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志林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8321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部 神经保护装置 神经松解术 内侧部 长度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 外侧部 神经 剪切工具 手术效率 医疗设备 夹角为 小切口 直杆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松解术用神经保护装置。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神经松解术用神经保护装置,包括:手持部和保护部;手持部一端与保护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保护部为直杆状;保护部与手持部夹角为120°~150°;保护部具有向手持部弯曲的内侧部和与内侧部相对的外侧部;内侧部上具有沿保护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沟槽一,用于引导剪切工具;外侧部上具有沿保护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沟槽二,用于保护神经。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对神经的保护,使手术能在较小切口下操作,提升手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松解术用神经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对病人实施神经松解手术时需要把皮肤肌肉切开后,充分暴露出适合进行手术的视野,便于医生进行手术,手术位置的神经,需要将神经与周围组织分离,需避免手术过程中对神经造成损伤。神经是生物电信号的传输通道,承担着将大脑的命令传递到肢体终端,并从肢体终端反馈信息的重要任务,如果手术过程中神经受到损伤,将会对人体机能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尤其是实施神经松解术时,往往需要解除骨端压迫,切除神经周围瘢痕组织或切除病变段神经外膜,分离神经束之间的瘢痕黏连等容易造成神经损伤。
传统神经保护装置的前端为一个拉钩,后端为手柄,前端设置拉钩用于拨拉神经。但是由于神经周围瘢痕组织或病变段神经外膜与神经相互粘连,神经束之间的瘢痕也相互粘连,传统神经保护装置的拉钩在拨拉神经时,剪刀等工具不容易伸入瘢痕等组织与神经之间的部位,造成切除瘢痕组织或病变段神经外膜较困难,容易造成神经损伤,不仅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而且延长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松解术用神经保护装置,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对神经的保护,使手术能在较小切口下操作,提升手术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神经松解术用神经保护装置,包括:手持部和保护部;
所述手持部一端与所述保护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保护部为直杆状;
所述保护部与所述手持部夹角为120°~150°;
所述保护部具有向所述手持部弯曲的内侧部和与所述内侧部相对的外侧部;
所述内侧部上具有沿所述保护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沟槽一,用于引导剪切工具;
所述外侧部上具有沿所述保护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沟槽二,用于保护神经。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与所述保护部一体化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沟槽二的宽度大于所述沟槽一的宽度;
所述沟槽二为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呈扁平状;
所述保护部呈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为空心结构;
所述保护部为空心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沟槽一沿远离所述手持部的方向,从所述保护部的一端向所述保护部的另一端延伸;
所述沟槽二沿远离所述手持部的方向,从所述保护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保护部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上具有局部结构;所述局部机构的宽度沿远离所述保护部的方向逐渐变宽。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与所述保护部的夹角为135°。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部为银质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为银质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志林,未经胡志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58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器材跟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眼皮辅助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