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MHD控制的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5058.0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0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万静;王欣欣;吴小如;曲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路 盖片层 微流控芯片 分析检测 微流道 本实用新型 电极连接柱 储液室 环形区 基底层 流体开关 三层结构 多方向 多路径 观测口 强磁铁 注入口 检测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MHD控制的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为三层结构,包括基底层、盖片层、微流道层以及一个环形区,盖片层留有电极连接柱、储液室的试剂滴入口、注入口和分析检测室的观测口的孔,微流道层包括支路瓣Ⅰ、支路瓣Ⅱ和支路瓣Ⅲ,支路瓣Ⅰ、支路瓣Ⅱ和支路瓣Ⅲ均与环形区相连,基底层上刻有放置强磁铁的凹槽,盖片层盖在微流道的上方并将电极连接柱从盖片层露出,在不同的储液室注入样品或试剂后在MHD流体开关的控制下流向预定的分析检测室分析检测。本实用新型可以多路径,多方向,同时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具有很实际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化学、生物医药和样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MHD流体开关控制的微流控芯片。
背景技术
微流控技术研究是当今世界的前沿科技领域之一,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微流控技术是运用在把生物、化学和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微米尺度的芯片上,目前市场上的微 流控芯片大都只能进行单一样品分析和检测,使用的是机械驱动方式,灵敏度不高、体积过大不利于集成化发展,如气压驱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MHD 流体开关控制的微流控芯片,此微流控芯片有一个环形区,三个支路瓣与环形区相连,每一个支路瓣可作为多条检测路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MHD 控制的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为三层结构,包括基底层、盖片层、微流道层以及一个环形区,盖片层留有电极连接柱、储液室的试剂滴入口、注入口和分析检测室的观测口的孔,微流道层包括支路瓣Ⅰ、支路瓣Ⅱ和支路瓣Ⅲ,支路瓣Ⅰ、支路瓣Ⅱ和支路瓣Ⅲ均与环形区相连,支路瓣Ⅰ、支路瓣Ⅱ和支路瓣Ⅲ均包括MHD 流体开关、微流道、储液室和检测室,MHD 流体开关包括电极连接柱、在微流道的流道壁上电镀的电极和设置在微流道正下方嵌入的强磁铁,电极和电极连接柱相连接,基底层上刻有放置强磁铁的凹槽,盖片层盖在微流道的上方并将电极连接柱从盖片层露出,在不同的储液室注入样品或试剂后在 MHD 流体开关的控制下流向预定的分析检测室分析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支路瓣Ⅰ包括通过微流道与环形区连接的第一储液室和第三储液室,第一储液室通过微流道和MHD 流体开关分别连接第二储液室和第二分析检测室,第一储液室通过微流道和MHD 流体开关分别连接第二储液室和第九分析检测室,第二储液室通过微流道和MHD 流体开关连接第一分析检测室,在微流道的流道壁上电镀的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支路瓣Ⅱ包括通过微流道与环形区连接的第四储液室和第六储液室,第四储液室通过微流道和MHD 流体开关分别连接第五储液室和第三分析检测室,第六储液室通过微流道和MHD 流体开关分别连接第五储液室和第五分析检测室,第五储液室通过微流道和MHD 流体开关连接第四分析检测室,在微流道的流道壁上电镀的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支路瓣Ⅲ包括通过微流道与环形区连接的第七储液室和第九储液室,第七储液室通过微流道和MHD 流体开关分别连接第八储液室和第六分析检测室,第九储液室通过微流道和MHD 流体开关分别连接第八储液室和第八分析检测室,第八储液室通过微流道和MHD 流体开关连接第七分析检测室,述微流道的流道壁上电镀的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微流道层为在基底层上涂覆的绝缘的可刻蚀的材料层,在所述微流道层上利用刻蚀工艺刻蚀出高和宽均为 150-200um 的微流道和直径为300-400um、高为 170-220um 的储液室和分析检测室。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储液室和分析检测室为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盖片层为透明的盖片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50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教学用陶瓷蒸发皿组件
- 下一篇:一种石英滴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