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点堵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3917.2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9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腹腔穿刺 堵塞杆 加压部 引流 堵塞装置 蝶翼 拓展 医务人员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 患者不适感 病人衣服 胸腹水 体外 纱布 加压 浸透 堵塞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点堵塞装置,包括堵塞杆、拓展加压部和固定蝶翼,所述的堵塞杆分为a端和b端,所述的堵塞杆a端插入人体胸腹腔穿刺点内,所述的堵塞杆b端与拓展加压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拓展加压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蝶翼。该装置可以将胸腹腔穿刺点加压堵塞,防止胸腹水外渗到体外,避免造成纱布、病人衣服、床单反复浸透、污染。从而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及患者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点堵塞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胸腹腔积液,且恶性肿瘤居多,胸腹水反复形成。通常情况下病人需穿刺置管引流胸腹水减轻症状,长期置管引流胸腹水后,穿刺点周围皮肤肌肉松弛,导致拔除引流管后穿刺点不能自动闭合,若胸腹腔还残留积液时,胸腹腔压力过大导致胸腹水通过穿刺点外渗。传统做法是引流管拔出后局部穿刺点消毒覆盖清洁纱布,若胸腹腔压力增大后,残留的胸腹水会顺着穿刺点外渗,造成纱布、病人衣服、床单浸透、污染,即使更换后也反复被浸透、污染,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及患者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点堵塞装置,该装置可以将胸腹腔穿刺点加压堵塞,防止胸腹水外渗到体外,避免造成纱布、病人衣服、床单反复浸透、污染。从而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及患者不适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点堵塞装置,包括堵塞杆、拓展加压部和固定蝶翼,所述的堵塞杆分为a端和b端,所述的堵塞杆a端插入人体胸腹腔穿刺点内,所述的堵塞杆b端与拓展加压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拓展加压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蝶翼。
进一步,所述的堵塞杆整体为圆柱体形状,长度为7-9mm,直径为1-3mm。
进一步,所述的堵塞杆a端外侧加工成弧形面。
进一步,所述的拓展加压部整体为圆柱体形状,长度为1-3mm,与堵塞杆连接端加工为弧面。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蝶翼横截面是边长为0.9-1.1cm的菱形,四个边角加工成弧面。
其中胸腹腔引流管拔出后,穿刺点局部消毒,将堵塞杆a端塞入穿刺点,拓展加压部和固定蝶翼置于穿刺点外,然后再纱布固定,本方法可使胸腹水不渗出体外。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胸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点堵塞装置,可以将胸腹腔穿刺点加压堵塞,防止胸腹水外渗到体外,避免造成纱布、病人衣服、床单反复浸透、污染。从而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及患者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中:1、堵塞杆;2、拓展加压部;3、固定蝶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胸腹腔穿刺引流点堵塞装置,包括堵塞杆1、拓展加压部2和固定蝶翼3,堵塞杆1分为a端和b端,堵塞杆1a端插入人体胸腹腔穿刺点内,堵塞杆1b端与拓展加压部2一端固定连接,拓展加压部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蝶翼3,堵塞杆1整体为圆柱体形状,长度为7-9mm,直径为 1-3mm,堵塞杆1a端外侧加工成弧形面,拓展加压部2整体为圆柱体形状,长度为1-3mm,与堵塞杆1连接端加工为弧面,固定蝶翼3横截面是边长为0.9-1.1cm 的菱形,四个边角加工成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3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