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角度变换泵及其泵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3555.7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3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璩克旺;关新绍;程文杰;布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志驱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本体 多角度变换 泵体结构 固定底座 通孔 进水管 进水 同轴 弯管 角度调节组件 本实用新型 出水通孔 电机密封 管网系统 技术设计 角度调节 水泵制造 出水管 通孔轴 泵盖 管网 轴向 连通 外部 | ||
1.一种多角度变换泵体结构,包括轴向设有通孔的泵本体(1),所述的泵本体(1)一端同轴设有与外部的电机(a)密封连接的泵盖(2),所述的泵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出水管(4)的出水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底座(3),所述的固定底座(3)上同轴设有连接进水管(5)的进水通孔,所述的泵本体(1)的通孔与进水通孔轴向连通,所述的泵本体(1)的另一端与固定底座(3)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固定底座(3)与泵本体(1)相对旋转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且所述的出水管(4)和进水管(5)在角度调节组件调节固定底座(3)与泵本体(1)相对旋转角度时保持不接触,所述的泵体口环(7)设于该泵本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变换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设于泵本体(1)的另一端上且与其呈同轴设置的调节座(61),设于固定底座(3)上的若干主调节孔(62),所有的主调节孔(62)间隔均匀的分布于以固定底座(3)的轴线为圆心的且半径相同的圆周上,所述的调节座(61)上设有若干从调节孔(63),所有的从调节孔(63)与所有的主调节孔(62)呈大小、形状、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每所述的主调节孔(62)和与其对应的一个从调节孔(63)通过一调节螺接件(64)连接;所述的泵体口环(7)设于泵本体(1)靠近角度调节组件一端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角度变换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密封子组件,所述的密封子组件包括设于固定底座(3)上的凸设于进水通孔周侧的圈形压条(651)和开设于调节座(61)上位于泵本体(1)的通孔周侧的圈形密封槽(652),所述的圈形压条(651)与圈形密封槽(652)的大小、形状相适配,所述的圈形压条(651)和圈形密封槽(652)之间设有圈形密封垫(6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角度变换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座(61)上靠近固定底座(3)的一端端面上至少一相对两侧各开设有一个便于安装人员手部放入的弧形握持口(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角度变换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底座(3)与调节座(61)的横截面大小、形状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角度变换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5)靠近固定底座(3)的一端向固定底座(3)的一侧弯折、使所述的进水管(5)上的远离固定底座(3)一端的端口的轴线与其另一端的端口的轴线近似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角度变换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5)上设有抵靠于固定底座(3)外侧的抵靠段(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角度变换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5)上的抵靠段(51)外端向靠近泵本体(1)方向且向外弯折形成第一延伸段(52),该弯折的角度范围为15度至40度;所述的第一延伸段(52)外端向远离泵本体(1)方向且向外弯折呈与固定底座(3)轴向方向近似垂直的第二延伸段(53),所述的第二延伸段(53)的外端为进水管(5)上的远离固定底座(3)一端的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角度变换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5)上的远离固定底座(3)一端的端口的轴线与所述的出水管(4)上的远离泵本体(1)一端的端口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10.一种多角度变换泵,包括电机(a)和与其密封连接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多角度变换泵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志驱传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志驱传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35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高温泵及其冷却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上胶工艺辅助管线式乳化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