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培养珊瑚的基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2605.X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8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秦康生;顾斌贤;程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骨架 垃圾块 珊瑚 本实用新型 圆柱形孔 球冠型 底部开口 均匀排列 沉入 顶面 放入 冠型 侧面 垃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珊瑚的基座,包括外骨架、垃圾块和基座;所述外骨架为底部开口的外骨架,外骨架顶面、侧面上均均匀排列有若干球冠型凹槽,冠型凹槽底部设有放置珊瑚虫的圆柱形孔;所述垃圾块、基座设置于外骨架内,基座置于外骨架内的底部,垃圾块置于基座上面。通过本实用新型,垃圾块设置于外骨架内,且置于基座上面,在球冠型凹槽底部圆柱形孔内放入珊瑚虫沉入海中,就解决了现在珊瑚越来越少和垃圾越来越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珊瑚的基座,属于生物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发现海洋中的珊瑚越来越少,陆地上的垃圾越来越多,如何将这两个问题同时结合解决,就成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急需一种同时起到培养珊瑚虫和解决垃圾问题的一种培养珊瑚的基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生产制作容易、使用方便的培养珊瑚的基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培养珊瑚的基座,其特征是:包括外骨架、垃圾块和基座;所述外骨架为底部开口的外骨架,外骨架顶面、侧面上均均匀排列有若干球冠型凹槽,冠型凹槽底部设有放置珊瑚虫的圆柱形孔;所述垃圾块、基座设置于外骨架内,基座置于外骨架内的底部,垃圾块置于基座上面。
所述外骨架的形状为正方体,外骨架的材质为水泥混凝土。
所述垃圾块的形状为正方体。
所述基座的材质为水泥混凝土。
所述外骨架顶面均匀排列有若干排球冠型凹槽,每排球冠型凹槽包括若干个球冠型凹槽。
所述外骨架每侧的侧面上部均匀排列有一排球冠型凹槽,每排球冠型凹槽包括若干个球冠型凹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实用新型,一种培养珊瑚的基座,是正方体水泥混凝土外骨架、压制成正方体垃圾块和水泥混凝土基座组成,正方体水泥混凝土外骨架上面均匀排列至少两个以上相同的球冠型凹槽、相同的球冠型凹槽底部有相同的圆柱形孔,外骨架四周上端均匀排列至少两个以上相同的球冠型凹槽、相同的球冠型凹槽底部有相同圆柱形孔,将水泥混凝土基座放入夹具底部中心,基座上面放上正方体垃圾块,浇入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干后,形成一种培养珊瑚的基座,在球冠型凹槽底部圆柱形孔内放入珊瑚虫沉入海中,就解决了现在珊瑚越来越少和垃圾越来越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骨架、2球冠型凹槽、3圆柱形孔、4垃圾块、5珊瑚虫、6基座、7种培养珊瑚的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培养珊瑚的基座,包括外骨架1、垃圾块4和基座6;所述外骨架1为底部开口的外骨架,外骨架1顶面、侧面上均均匀排列有若干球冠型凹槽2,在冠型凹槽2底部设有放置珊瑚虫5的圆柱形孔3;垃圾块4、基座6设置于外骨架1内,基座6置于外骨架1内的底部,垃圾块4置于基座6上面。
进一步的,外骨架1的形状为正方体,外骨架1的材质为水泥混凝土。垃圾块4的形状为正方体。基座6的材质为水泥混凝土。在外骨架1顶面均匀排列有若干排球冠型凹槽2,每排球冠型凹槽2包括若干个球冠型凹槽2。在外骨架1每侧的侧面上部均匀排列有一排球冠型凹槽2,每排球冠型凹槽2包括若干个球冠型凹槽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26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蜂群收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产养殖鱼塘缺氧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