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骨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1922.X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6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匙杆 侧板 锉板 匙头 刀条 本实用新型 导流孔 容纳腔 手柄 工作效率 末端区域 前后贯通 椭圆环形 左右两侧 手柄套 医生 固接 首端 围合 调换 集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骨刮,该骨刮包括手柄、匙杆、匙头,所述匙头固接在匙杆的首端,所述手柄套在匙杆上靠近匙杆的末端区域,所述匙头包括椭圆环形的侧板、两根分别位于侧板的顶端左右两侧的刀条、位于侧板的底端的锉板,所述侧板与锉板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匙杆的中心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前后贯通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前端与容纳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刀条与锉板集合在匙头上,方便医生在刀条与锉板之间根据手术需要随意调换,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骨刮。
背景技术
目前颈椎病、腰间盘突出使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在手术治疗时通常采用骨刮匙将压迫神经的椎间盘组织、增生钙组织等去除,现有的骨刮匙的匙头部分结构简单,通常只具有单刀片,而当医生需要对骨头表面打磨时,便需要更换成锉体,当需要再次刮骨时,又得更换成刮骨匙,在手术过程中多次更换手术器械,医护人员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手术前需要准备多套骨刮匙与锉体,增加了医院的器械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医用骨刮,将刀条与锉板集合在匙头上,方便医生在刀条与锉板之间根据手术需要随意调换,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用骨刮,该骨刮包括手柄、匙杆、匙头,所述匙头固接在匙杆的首端,所述手柄套在匙杆上靠近匙杆的末端区域,所述匙头包括椭圆环形的侧板、两根分别位于侧板的顶端左右两侧的刀条、位于侧板的底端的锉板,所述侧板与锉板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匙杆的中心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前后贯通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前端与容纳腔相连通。
其中,所述刀条沿其长度方向为与其下方区域的侧板的弯曲弧度相同的弧形结构。
其中,两根所述刀条向匙头的中心倾斜。
其中,所述刀条的纵截面呈钝角三角形结构,所述刀条的顶端为锋利的刀刃。
其中,所述锉板为曲面形锉板。
其中,所述匙杆的末端外侧至少设有一圈环形凸起。
其中,所述手柄表面设有若干排列整齐的圆点状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刀条与锉板集合在匙头上,方便医生在刀条与锉板之间根据手术需要随意调换,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医用骨刮,该骨刮包括手柄2、匙杆1、匙头3,匙头3固接在匙杆1的首端,手柄2套在匙杆1上靠近匙杆1的末端区域,匙头3 包括椭圆环形的侧板31、两根分别位于侧板31的顶端左右两侧的刀条32、位于侧板31的底端的锉板33,侧板31与锉板33围合形成容纳腔34,匙杆1的中心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前后贯通的导流孔,导流孔的前端与容纳腔34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人民医院,未经绍兴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19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胆道结石病的取石专用球囊
- 下一篇:一种胆道取石网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