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连体筒仓混凝土浇筑分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0205.5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8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亭;赵勇祥;朱长友;刘建瑞;刘宝华;王志利;刘毅;王海涛;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蒙建军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料斗 支撑横杆 支撑斜杆 分流管 混凝土浇筑 连接结构 支撑装置 出料口 分料器 连体筒 底板 本实用新型 滑模平台 建筑施工 上端开口 首尾相接 装置领域 锥形料斗 外侧面 相接处 筒仓 混凝土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连体筒仓混凝土浇筑分料器,涉及建筑施工装置领域,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为上端开口的锥形料斗,在进料斗的底板上设有与筒仓数目相同的若干出料口;在所述进料斗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出料口一一对应的分流管;在各个分流管上均设有控制混凝土流量的控制开关;在进料斗外设有支撑进料斗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四个水平的支撑横杆和四个支撑斜杆;所述支撑横杆首尾相接加固在进料斗的四个外侧面,所述每个支撑斜杆的一端设在两个支撑横杆的相接处、另一端与滑模平台的模板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斜杆之间均设有水平的连接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分流管之间也均设有水平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连体筒仓混凝土浇筑分料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多连体筒仓混凝土浇筑,传统的手段是使用布料机或者泵车送料。但是对于高耸式大直径多连体筒仓的混凝土浇筑,尤其是我国现在在海外承建的高耸式大直径的筒仓群,由于采用滑模技术进行筒仓混凝土浇筑,对设备要求比较高,需要一定的财力和物力;对于多连体筒仓尤其是薄壁筒仓,混凝土浇筑时存在浇筑方量不大,但是要求混凝土分布均匀、并要求多个筒仓混凝土入模时间要一致的矛盾。另外如果项目的施工工期紧、结构跨度大,同时为了节约成本,就不能采用这种一台泵车对应一个筒仓的输料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高耸式大直径多连体筒仓同时进行浇筑的多连体筒仓混凝土浇筑分料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连体筒仓混凝土浇筑分料器,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为上端开口的锥形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侧面由四个大小相等的平面围成;在进料斗的底板上设有与筒仓数目相同的若干出料口;在所述进料斗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出料口一一对应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首端与所述出料口焊接固定,分流管的末端搭设在筒仓内的脚手架上;在各个分流管上均设有控制混凝土流量的控制开关;在进料斗外设有支撑进料斗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四个水平的支撑横杆和四个支撑斜杆;所述支撑横杆首尾相接加固在进料斗的四个外侧面,所述每个支撑斜杆的一端设在两个支撑横杆的相接处、另一端与滑模平台的模板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斜杆之间均设有水平的连接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分流管之间也均设有水平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在进料斗的顶面设有防止混凝土飞溅的挡料板。
进一步,所述流量控制开关设在分流管末端上方的200~300毫米处。
进一步,所述分流管的数量为4个,均匀分布在进料斗的底部。
更进一步,所述进料斗的进料口为1.2米见方,进料斗的底部为0.3米见方;所述出料口为Φ200毫米,所述分流管的直径为Φ200毫米,长度为5米。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专利中,在一个进料斗下设置与要同时浇筑的筒仓同数量的分流管,并且在分流管上设置调节混凝土流量的控制开关,可以实现1台泵车就可以给多个筒仓同时供料,解决了高耸式大直径多连体筒仓利用传统方法施工时因混凝土入模不一致导致的筒仓墙身稳定性差、浇筑面积小,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难题。另外在进料斗外设置了支撑装置,同时通过在支撑装置之间以及分流管之间设置连接结构,加强了对进料斗的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进料斗的俯视图。
其中:1、进料斗;1-1、出料口;2、分流管;3、控制开关;4、支撑装置;4-1、支撑横杆;4-2、支撑斜杆;5、连接结构;6、筒仓;7、挡料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0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