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均压充电电路及电机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79722.0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7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伟创电气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汇远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81 | 代理人: | 田俊峰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压 充电电路 开关电源控制模块 滤波模块 电机控制设备 本实用新型 充电过程 充电模块 均压电路 降压 限流 电力电子技术领域 储能模块 发热损耗 降压限流 整流模块 元器件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均压充电电路及电机控制设备,该均压充电电路包括整流模块、开关电源控制模块、滤波模块、均压充电模块以及储能模块;其中,均压充电模块用于为滤波模块进行均压,以及为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的充电过程进行限流降压。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均压充电电路为滤波模块进行均压,以及为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的充电过程进行限流降压,即该均压充电电路作为滤波模块的均压电路,也作为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的充电电路。将均压电路和充电电路进行结合,节省了PCB板空间,且减少了降压限流元器件的使用,即降低了成本,也降低了发热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压充电电路及电机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变频器或伺服驱动器的主回路一般为交直交拓扑结构,使得变频器或伺服驱动器工作时的母线电压较高,一般需要使用电解电容,而为了避免电解电容过压损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均压充电电路。而且,变频器或伺服驱动器内部微机均是由机器内部自带的开关电源供电,开关电源启动前,需要通过阻抗进行降压限流为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的启动电源电容充电。
目前,在变频器或伺服驱动器内,均压充电电路和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的充电电路相互独立,这样会占用较多的PCB板空间,且充电电路和均压电路这两路降压限流电路会增加成本,增加发热损耗,在一些小功率机器中尤为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压充电电路及电机控制设备,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均压充电电路和充电电路相互独立,占用较多的PCB板空间,成本和发热损耗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均压充电电路,包括整流模块、开关电源控制模块、滤波模块、均压充电模块以及储能模块;
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均压充电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均压充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均压充电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储能模块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的接地端连接;
其中,所述均压充电模块用于为所述滤波模块进行均压,以及为所述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的充电过程进行限流降压。
可选地,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一滤波电解单元和第二滤波电解单元;
所述第一滤波电解单元的一端构成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滤波电解电容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解单元的一端连接的公共端构成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滤波电解单元的另一端构成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均压充电模块包括第一均压充电单元、稳压器件以及第二均压充电单元;
所述第一均压充电单元的一端构成所述均压充电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均压充电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均压充电单元的一端连接的公共端构成所述均压充电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均压充电单元的另一端构成所述均压充电模块的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均压充电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均压充电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一滤波电解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器件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解单元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稳压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储能模块的一端以及所述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伟创电气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伟创电气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9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