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温艾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75271.3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2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庆;程娜;杨恒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早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筒 艾灸器 螺旋滑道 竖直滑道 顶盖 艾条夹 导向柱 内胆 本实用新型 侧面设置 结构实现 壳体顶部 壳体内部 可旋转的 内部设置 内胆侧壁 内胆内部 可调节 可滑动 可转动 艾条 侧壁 调温 壳体 外端 穿过 皮肤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艾灸器,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置可旋转的顶盖,壳体内部设有固定筒,固定筒侧壁上设置螺旋滑道,固定筒内部设置与顶盖连接且可转动的内胆,内胆侧壁上设置竖直滑道,内胆内部设置可滑动的艾条夹头,艾条夹头侧面设置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外端穿过内胆的竖直滑道并置于固定筒的螺旋滑道内。该艾灸器采用极为简单的结构实现艾条与皮肤之间距离的调节,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中医艾灸使用的艾灸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温度可调节的艾灸器。
背景技术
最传统的艾灸方式一般是采用手持艾条的方式,费力且不安全。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现有技术中的艾灸器可代替传统手持艾灸的方式进行艾灸治疗,但一般的艾灸器只是实现艾条的夹持,无法调节艾条火头与皮肤之间的距离,温度不能控制;而对于一些其他可进行温度调节的艾灸器,要么采用昂贵且不实用的电子器件实现,要么通过复杂的机械传动实现,成本高、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目前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结合现有技术,从实际应用出发,提供一种调温艾灸器,该艾灸器采用极为简单的结构实现艾条与皮肤之间距离的调节,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调温艾灸器,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置可旋转的顶盖,壳体内部设有固定筒,固定筒侧壁上设置螺旋滑道,固定筒内部设置与顶盖连接且可转动的内胆,内胆侧壁上设置竖直滑道,内胆内部设置可滑动的艾条夹头,艾条夹头侧面设置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外端穿过内胆的竖直滑道并置于固定筒的螺旋滑道内。
所述螺旋滑道在固定筒顶部设置供导向柱放入的开口。
所述竖直滑道在内胆底部设置供导向柱放入的开口。
在所述竖直滑道顶部和底部侧面分别设置有一个横向限位槽,该横向限位槽与竖直滑道连通。
所述壳体底部设置底板,顶盖和底板处均设置透气孔。
所述底板处安装有隔灰网。
所述固定筒外部包覆保温套。
所述内胆为金属内胆,所述壳体为塑料壳体。
所述螺旋滑道、竖直滑道和导向柱均为两个,两个螺旋滑道、两个竖直滑道和两个导向柱均呈180°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可用胶布贴附于皮肤上面使用,顶部旋转可调节艾条的高度,从而调节艾条与皮肤的距离,达到调节温度的作用;采用竖直滑道和螺旋滑道配合的方式驱动艾条运动,不会占用艾灸器额外空间,且运动灵活、加工制作成本低,便于艾条的拆装调节;通过设置的透气孔便于进气排烟,内部金属壁起到聚热及阻燃作用,底部隔灰网防止掉灰及烫伤。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壳体后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筒和内胆连接方式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筒和艾条夹头连接方式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艾条夹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壳体;2、顶盖;3、底板;4、内胆;5、固定筒;6、保温套;7、隔灰网;8、螺旋滑道;9、竖直滑道;10、横向限位槽;11、艾条夹头;12、导向柱;13、艾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早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早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52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艾灸用灸盒
- 下一篇: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