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箔轧机排烟风道吸风口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73501.2 | 申请日: | 2018-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6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荣铝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9/00 | 分类号: | B21B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胡世辉 |
地址: | 452477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端连接 吸风口 轧制 铝箔轧机 排出管道 排烟风道 弯折管道 油烟罩 油滴 进口 本实用新型 吸风口管道 风道进口 风道内壁 管道连接 进口管道 连接风道 向上弯折 阀门 风道 下端 油泥 油烟 杂物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箔轧机排烟风道吸风口,吸风口管道一端连接风道进口管道,另一端连接有油烟罩,吸风口包括与油烟罩连接的进口部管道,进口部管道连接扩大部管道的一端,扩大部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相对于扩大部管道向上弯折的弯折管道,弯折管道连接风道进口管道,扩大管道的下端连接有排出管道,排出管道上设有阀门,扩大部管道的内径大于进口部管道的内径。可以回收进入风道的轧制油滴,减少油烟中的杂物与轧制油滴形成油泥粘在风道内壁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箔轧机,尤其涉及一种铝箔轧机排烟风道吸风口。
背景技术
铝箔在冷轧过程中由于相对的轧制辊之间相互摩擦产热,需要使用冷却油对其进行降温,在降温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烟,为了生产的安全和工作环境,通过吸风机连接的风道在铝箔轧机上方进行吸油烟从而进行排油烟,由于吸油烟的范围大,风道长,吸风机的功率也较大,吸风口的负压也较大,把大量的轧制油滴也吸入排烟风道,造成浪费;而且由于风道较长,油烟中的杂物与轧制油滴容易形成油泥粘在风道内壁上,影响排油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箔轧机排烟风道吸风口,可以回收进入风道的轧制油滴,减少油烟中的杂物与轧制油滴形成油泥粘在风道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箔轧机排烟风道吸风口,吸风口管道一端连接风道进口管道,另一端连接有油烟罩,吸风口包括与油烟罩连接的进口部管道,进口部管道连接扩大部管道的一端,扩大部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相对于扩大部管道向上弯折的弯折管道,弯折管道连接风道进口管道,扩大管道的下端连接有排出管道,排出管道上设有阀门,扩大部管道的内径大于进口部管道的内径。
扩大部管道的内径从与进口部管道连接处逐渐增大。
接油槽连接在通过排出管道的下端,排出管道与接油槽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口部管道的气流方向为水平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或从水平方向旋转90°到竖直向下方向中旋转过程中的变化的任一方向。
扩大部管道为上端与进口部管道在同一直线上,下部扩大的管道,弯折管道向上弯折。
弯折管道与进口部管道之间的夹角为0°-90°。
与弯折管道连接的风道进口管道为水平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轧制油滴与油烟一起从油烟罩进入进口部管道,由于扩大部管道的内径大于进口部管道的内径,且扩大部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相对于扩大部管道向上弯折的弯折管道,从而使油烟在扩大部管道流速减慢,而且油烟易随着弯折管道拐弯,由于轧制油滴裹挟在油烟中,轧制油滴量并太多,在进入扩大部管道后,轧制油滴速度没有减慢或没有油烟减慢得多,且轧制油滴易打在弯折管道与扩大部管道连接的弯折部的管壁上,从而使轧制油流到扩大部内,尤其是流到扩大部管道的下部扩大部分内,为了防止油泥堆积,可以使阀门打开使油通过排出管道排出,也可以使阀门关闭,使扩大部管道的下部扩大部分内存有一定的油,定期排出。从而可以回收进入风道的轧制油滴,减少油烟中的杂物与轧制油滴形成油泥粘在风道内壁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铝箔轧机排烟系统,包括风道1,风道出口设有吸风机2,风道进口管道10连接有吸风口一端,吸风口的另一端连接有油烟罩3,油烟罩3设在铝箔轧机4的一侧,吸风口包括与油烟罩连接的进口部管道5,进口部管道5连接扩大部管道6的一端,扩大部管道6的另一端连接有相对于扩大部管道向上弯折的弯折管道7,弯折管道7连接风道进口管道10,扩大管道6的下端连接有排出管道8,排出管道8上设有阀门9,扩大部管道6的内径大于进口部管道5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荣铝铝业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荣铝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3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