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插座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71878.4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1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顾煜;顾沅麟;许泽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顾师傅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187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朱介人 |
地址: | 2239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 插座 负极 顶针 插头 中心弹簧 中心绝缘层 绝缘层 安全插座插头 本实用新型 一端设置 中心设置 阶梯式 绝缘体 插头负极 插座正极 接触不良 紧密贴合 电连接 弹簧 外壁 挂钩 贯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插座插头,包括插座和插头;所述的插座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的插头包括正极和负极,正极和负极之间通过绝缘体分离;插座的正极对插头的正极,插座的负极对插头负极,相互接触进行电连接;插座的中心为正极顶针,正极顶针的一端设置有中心弹簧,中心弹簧固定在正极顶针的一端,正极顶针的另一端贯穿阶梯式绝缘层的中部;插座负极设置在阶梯式绝缘层的外侧;所述插头的中心设置有中心绝缘层,中心绝缘层的中心设置有正极顶块,中心绝缘层的外壁上设置有负极挂钩。本实用新型在插座正极顶针的一端设置有中心弹簧,中心弹簧的设计,会通过弹簧的弹力保证插头与插座之间紧密贴合,不会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插座插头。
背景技术
电动车充电插座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插片夹紧弹性丧失,在充电时会出现接触不良或打火现象,而打火现象会减少电瓶的使用寿命;因此解决此问题刻不容缓。通过对电动车插座的研究得出电动车插座接触不良或打火现象的原因:电动车充电,需要对电动车的插头与插座之间进行插拔,久而久之,反复的插拔,会使得插头与插座之间产生磨损,从而导致插头与插座之间出现松动现象,就会直接导致插座与插头之间接触不良。在电源线接触不良的情况下,插头与插座的衔接处就会产生发热,冒火花的现象,导致插头插座烧变型,烧焦;重则导致火灾。另外,裸露在外的插座还存在安全隐患;顽皮的孩子会拿硬币或者金属物去捅插座,金属物会导致电动车电瓶正负极接通产生触电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安全插座插头,在插座正极顶针的一端设置有中心弹簧,中心弹簧的设计,会通过弹簧的弹力保证插头与插座之间紧密贴合,不会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安全插座插头,包括插座和插头;所述的插座包括正极和负极,插座的正极和负极之间通过绝缘体分离;所述的插头包括正极和负极,插头的正极和负极之间通过绝缘体分离;插座的正极对插头的正极,插座的负极对插头负极,相互接触进行电连接;插座的中心为正极顶针,正极顶针的一端设置有中心弹簧,中心弹簧固定在正极顶针的一端,正极顶针的另一端贯穿阶梯式绝缘层的中部;插座负极设置在阶梯式绝缘层的外侧;所述的插头的中心设置有中心绝缘层,中心绝缘层的中心设置有正极顶块,中心绝缘层的外壁上设置有负极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的插座负极上设置有挂钩槽,挂钩槽与负极线连接,形成插座负极电源线。
进一步的,所述阶梯式绝缘层的中心设置有正极顶针活动空间,正极顶针安装在正极顶针活动空间中;阶梯式绝缘层的侧壁设置有顶块孔,顶块孔内设置有金属顶块。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顶块的侧面设置有侧面弹簧,金属顶块的一端与侧面弹簧连接,另一端与正极顶针的侧面吻合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顶块与正极线连接,形成插座正极电源线。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顶块贯穿中心绝缘层,正极顶块在中心绝缘层外侧的一端与正极线连接,为插头正极电源线。
进一步的,所述负极挂钩的另一端与负极线连接,为插头负极电源线。
进一步的,所述插座的表面设置有活动灰尘盖。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插座插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插座正极顶针的一端设置有中心弹簧,中心弹簧的设计,会通过弹簧的弹力保证插头与插座之间紧密贴合,不会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
(2)负极挂钩与挂钩槽的相互配合使用,能使得插头与插座之间牢固的连接在一起,也保证了插头的正极与插座的正极能紧密贴合,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增加了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顾师傅锁业有限公司,未经宿迁顾师傅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18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